第27章 去往京都的車隊,在……(第2/2頁)

但片刻後,她的眼睛又出現在了指縫間了。

長這麽大,杭箏還從未見過這麽刺激的場面,她是又害怕又興奮,情緒翻騰地連耳朵都紅完了。

相比於杭箏,細娘則要鎮定許多。

戰場她都去過了,這個還有什麽可怕的。

要說今日這出與阿青那日城外一戰的場景一比,完全天差地別。

想到這,細娘忍不住擡眼看了一眼阿青,復又垂下了眼睫。

而這場中反應最大的則是趙遠山了。

他看著那些揮拳不停毆打對方的人,只覺得出了一身的冷汗,額頭上的青筋鼓脹跳動,攪得人頭疼。

原來這就是應城練兵的方式!

這那還是練兵,這練出來的分明是一頭頭餓狼啊!

而應青早不練兵晚不練兵的,偏偏在自己來找她的時候突然練兵。

這是什麽意思?這是在警告他啊!

自覺已經猜到阿青心思的趙遠山,擦了擦額頭上的虛汗。

原本打算軟硬皆施的話全部堵在了喉嚨裏一個字都吐不出來了。

趙遠山呼出一口氣,露出一絲勉強的笑夠,向阿青告辭:“城主先看著,在下告辭了。”

說完他便離開了,雖是步履還算穩,但那背影怎麽看,怎麽倉皇。

趙遠山走了,對阿青三人並未有任何影響。

她們依然看著正在搏鬥的士兵。

可能打死趙遠山他也想不到今日這出真的只是阿青無聊了,有意折騰俘兵,打算找些樂子而已。

但有了今日這一出,趙遠山徹底不敢惹阿青了,他只能任由阿青拖拖拉拉地繼續一路,遊山玩水。

雖然京都的信一封一封地來,趙遠山也急在心裏,但他是真不敢開口了。

索性那日過後,第三天阿青終於松了口。

趙遠山自是喜不自勝,立馬下令全速前進,這一日他們在天黑之前進了禹州。

在禹州時,趙遠山心驚膽戰地等著阿青說要留幾日,

但沒想到阿青卻對此絕口不提,趙遠山見狀松了一口氣,他喚來了人,吩咐人去買些日用品和幹糧,打算休整一晚上明日上路。

但人算不如天算,趙遠山怎麽也沒想到,他們居然會在禹州遭逢大雨。

禹州大雨直接將他們困在了驛站裏。

趙遠山計劃落空了,他們只能被迫留在禹州,等雨停了方才趕路。

趙遠山手裏捏著丞相陶瓚再次發來的催他們的信,又擡頭看向外面淅淅瀝瀝不停地雨。

眉頭緊皺地嘆了一口氣。

正在這時,驛站裏又響起了咿咿呀呀纏綿悱惻的唱戲聲。

趙遠山只感覺頭疼。

這是又開始了。

房內,杭箏坐在椅子上,手裏還捏了一塊糕點聽著細娘的戲一時間竟忘了吃了。

當真是如癡如醉。

阿青則捏著酒杯,雙眼微閉也享受在細娘的戲中。

不得不承認,細娘的確生了一副好嗓子,現在即使沒有一旁吹吹打打地伴奏,照樣能唱好戲。

一出戲終,細娘的聲音停了。

片刻後阿青睜開了眼睛,舉著杯中的酒慢慢飲盡。

過一會兒後杭箏也從癡迷中醒來。

她連忙給細娘倒了一杯茶,遞給她。

而後贊嘆地說:“細娘你唱得真好。”

細娘抿了一口茶,潤了潤嗓子然後溫柔地笑了笑道:“杭姑娘謬贊了。”

“哪有謬贊,真的好,不信你問城主。”

說完她扭頭看向阿青問道,“是吧城主,細娘唱得真好。”

阿青漫不經心地點點頭。

杭箏活潑開朗,細娘溫柔靦腆。

兩人跟在阿青身邊,平日裏過得也算不錯。

杭箏雖是每到夜裏躺在床上就會咬牙,覺得自己迷迷糊糊的就成了伺候阿青的小丫頭,認為自己被坑了。

但第二日,卻又照常歡歡喜喜地湊到阿青身邊,端茶倒水的活也做得得心應手,一點也瞧不出之前在應城時的嬌縱。

與此同時,隨著他們在禹州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禹州城中也陸陸續續地出現了許多生面孔。

畢竟現在光光只是應青這個名字,都能引起各方注意。

更何況是這個名字還要和京都和朝廷連在一起。

自從接到應青要去京都的消息後,有多少諸侯夜裏就睡不著覺了。

而今天下大亂是必然的事,他們可不想再出現一方實力來從他們手上分一杯羹。何況這還是之前從他們手上坑走一大筆錢的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