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應青與聞肇關系匪……(第2/3頁)

因此,應城百姓都對此事的真實性存疑。

應城百姓的反應令杭拾甫等人松了一口氣,他們管轄內的百姓的擁躉抵得上外界萬千的詆毀。

或許有一點連他們自己都未有察覺,應城的百姓包括他們自己其實從很早以前就已經將阿青當做某種信仰。

所以無條件信任她,無條件跟隨她。

他們狂熱地敬愛著她,縱使因此與天下為敵也在所不惜。

甚至在這一日,已經有人悄悄摸出了當初守城時的兵器。

要是真有一戰,應城百姓不懼生死!

這樣的話擲地有聲地響徹在應城百姓心中。

除了應城,京都如今也為此事動蕩不已。

此時聞肇剛剛將天下全部平定,也將當初大寧的一些遺臣請了出來。

這些遺臣大多數剛正不阿,幹實事都算是能臣。

當初大寧破敗這些臣子不得已回了家。

現在聞肇正是用人之際便將人請了出來,準備重新啟用。

雖說這些臣子心痛舊朝破滅,但念及聞肇也算是出生名門,且善待於他們,更為重要的是,陶瓚出山了。

聞肇和陶瓚兩人糾葛頗深有著積怨舊仇,但最後也不知道兩人到底達成了什麽樣的共識。

陶瓚居然願意拖著年邁病弱的身子,助聞肇一臂之力,讓其坐穩江山。

可以說,陶瓚一出,聞肇想要的舊臣自然沒什麽二話。

要知道陶瓚雖然行事激進,得罪了不少人。

但是此人在天下百姓文士間都有好名聲,文臣也都唯他馬首是瞻。

聞肇缺人,也需盡快穩定天下,所以陶瓚他必須得弄出來。

不過文臣多迂,且是又倔又迂,因此這段時間和聞肇手底下的武將已經吵了不少架了。

而現在眾臣聚在一起又因為揚州城一事吵起來了。

一留著山羊胡,花白頭發的文臣氣得吹胡子瞪眼,也顧不上什麽文人儀態了,扯著嗓子喊到:

“照你這麽說,揚州被屠,這事就這麽揭過了,不給死去揚州百姓一個交代,不給全天下一個交代?”

郭槐脾氣也不好,早先有聞肇的交代還耐著性子好聲好氣地跟這群人說。

結果沒想到這群倔驢,一個比一個牛,說的不聽。

郭槐耐心也耗盡了,比嗓門大是吧,他郭槐就沒怕過哪個:

“我說張大人,你能不能不要胡攪蠻纏,我什麽時候說過不給百姓一個交代了?

我說的是,此事先容後,容後,等我們調查清楚了再說。”

“容後容後,怎麽容後?現在百姓群情激憤,要拿罪魁禍首問罪。

這事已經捅破了天去了,再拖下去,失了民心。到時全天下都會傳是我們包庇禍首。”

那山羊胡的張大人不甘示弱,嗓子提得更高了,而其他文臣也紛紛點頭稱是。

郭槐聽著只覺得腦袋裏噼裏啪啦的,疼得厲害。

所以他就不喜歡這些老匹夫,又倔又不聽勸。

他也心裏幽怨,這破差事,聞爺倒是躲開了讓他來和這群老倔驢糾纏。

郭槐耳朵嗡嗡的,最後實在忍不住了,大吼一聲:“行了!”

他是上過戰場見血的將軍,身上自有一股煞氣,這猛然間眉毛一豎,吼起人來,倒是把這些文臣給唬住了。

郭槐不耐煩地說:

“張大人,你們口口聲聲要處置,那行,你去,你們都去。

我現在就給你們備馬,去應城。去不去?”

此話一出,文臣們頓時就蔫了。

那應城裏的那位,幾年前可是在京城皇宮裏攪生攪死,在場的都親眼見過。

那樣的人,可不是靠著幾分書生意氣就敢往前湊的。

也不是看著嘴皮子就能拿下的。

郭槐看人總算不鬧騰了,心裏也松了一口氣,臉上的神情也緩和了。

這些文臣雖然看著挺討厭的,講起道理來也是一套一套的。

但他們也是真一心為民請命的好官,就是人迂了一點。

所以才會在接到揚州被應青屠城的消息後,這般激動,忍不住跑來求見聞肇要處置禍首。

“各位大人,還是先回去等消息吧,徐靖現在就在揚州城,他會早日將事情調查清楚。

主上也不會放過屠城那等惡徒的。”

他的話裏帶了幾分安撫之意。

幾位文臣互相看了一眼,而後也認下了他這番話。

隨後就要先告辭離開了。

臨走前,剛剛和郭槐爭得臉紅脖子粗的張大人,這會兒卻拱手彎腰誠懇道:

“我等就先離開了,剛剛下官言辭激烈,冒犯了將軍,還請將軍見諒,原諒一二。”

“還請郭將軍不要包涵,包涵。”

……

有張大人帶頭其他人也紛紛行禮。

郭槐一愣想不到這些文臣還能給他賠禮。

轉念一想,能讓聞肇請出來的人也也確實有過人之處,除了能力性情當年也不會差到哪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