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紡織工坊(第2/2頁)

中班的十個學生,除了白貫眾父子倆之外,還有田唐的六個姐姐,田金花,以及梅祈。

都是在田唐心裏留下印象的人。

事實證明,這些人也確實出色。

其實她在田家村設置的考試內容已經很簡單了,幼兒園小班的試卷是十以內的加減法和文字默寫,這套試卷的門檻是滿分,只有考出滿分的人才能上幼兒園小班。

中班的試卷是100以內的加減法,以及文字默寫和造句,試卷的題目都是田唐直接在商城裏購買的題庫裏抽取,大概形勢跟她前世小學一年級的題目大同小異,只是裏面沒有拼音。

這套題目的過關門檻是95,除了白貫眾父子的98,其余幾人的成績都在95、96,好幾個都是95分低空飛過。

不過白貫眾父子學習的時間不長,有些概念沒有反應過來,不小心出錯也在情理之中。

中班的教學,田唐打算將文字的識別數量擴大到一百個,同時進行十以內的乘除教學。

然後大班的識字數量是五百個,以及兩位數的乘除。

這樣一來,大多數普通人,特別是年紀大的普通人,只要能從幼兒園大班畢業,就可以算他們正式畢業,有了這些知識,至少他們以後的生活能跟田家村的發展接洽。

小孩、以及喜歡讀書的成年人,可以升上小學,繼續往下念書。

簡單來說,田唐把這批學生著重分為兩批,一批是只進行基礎的“掃盲工作”,另一批才是真正的“讀書人”,這樣做的理由很簡單,年紀越大,對於知識的攝入越難,硬是逼他們學習沒有意義。

五百個基礎的文字,和兩位數的加減乘除,足夠保障他們的日常生活能正常維持。

第一堂課,從九九乘法表開始。

九九乘法表這個內容在古代就有,對白貫眾和白茯苓來說是極為輕松的,他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將他們記憶中的內容轉換成阿拉伯數字的模式。

只用了幾分鐘之間,在其他學生還在聽課的時候,兩人已經開始開小差了。

田唐走到他們面前:“兩位,如果你們沒事,可以去隔壁教小班的學生,上課有工資。”

白貫眾擡頭看她:“可以把工資換成知識嗎?”

田唐笑著點頭:“當然,如果白老大夫願意,每堂課可以折算成一個問題,包括且不僅限於小班學生。”

白貫眾摸著胡子:“也就是說如果我去給那邊學堂的學生講課,一節課也可以折算成一個問題?”

“嗯,可以。”田唐微笑,田家村現在的人員構成主要以普通農戶為主,幾乎所有人都沒有識過字,像白貫眾這樣主動找上門來的好老師可不多見。

白貫眾卻依然有些不滿足:“若是我兒子也一起,能多加問題嗎?”

田唐看著白茯苓:“分開可以算,一起教學不算。”

白家父子倆輪流給她當老師,這麽好的主意,也就白貫眾這個坑兒子的能想出來。

“行,就這麽說定了。”白貫眾一拍大腿,直接拖著白茯苓去陪他當老師去了。

田唐微笑著看著兩人走出教室,回頭看教室裏的眾人都在晃神,卷起手裏的課本在桌子上敲了敲:“你們要是能像他們一樣,輕松掌握我教的知識,也可以到處走動。”

她的話語剛落,剩下的八人都埋頭開始苦背乘法表。

田唐本來就是甩手老師,發布了九九乘法表的背誦任務外,就轉身走出教室,查看不久之前二級村落的獎勵。

二級村落的獎勵一共有三樣,主要是紡織工坊圖紙、棉花種子[耐寒]以及紡織機圖紙,顯然這三樣獎勵是配套的,其中紡織機的圖紙有3張,但並不是一模一樣的三張,而是三張完全不一樣的圖紙。

其中一張紡車,另外兩張一張是踏板織布機,還有水力紡織機。

三款機器都是經過改良的機器,但不至於特別先進,不然來一台用電力驅動的織布機,就算這東西造出來了,她也沒有電來驅動。

這三款紡織機主要的材料都是木頭,使用的範圍會有所不同,如果是用於紡織工坊的,還是水力紡織機比較合適。

田唐走到村口的河邊,在這裏有一條她剛剛建成不久的橋,這幾天也有村民在上面走動,跑到河對面去采摘一些可以換錢的東西。

田唐站在河邊,打算將紡織工廠建在河邊。

【檢測到玩家有紡織機圖紙,是否按照紡織工坊的結構同步打造紡織機?】

【是!】

田唐毫不猶豫選擇答應,有這樣的好事,她要是還不答應,豈不是犯傻。

【紡織工坊正在建設中,倒計時:47: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