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好好學習(第2/3頁)

在籠子裏,留給他們的只有無邊的寂寞。

所以當他們在籠子裏的旅程結束,從籠子裏出來的那一刻,讓他們覺得最幸運的,就是再次聽到了外界的聲音,在那一刻,他們甚至有一種自己死了一次,又活過來的感覺。

李二柱和王一之所以會徹底改過自新,跟當初在籠子裏那三天的體驗有著脫不開的關系。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他們真正對田家村有了敬畏。

而對田唐來說,之後的一切都變成了日常。

最初的田家村什麽都沒有,沒有好的屋子,沒有吃的,也沒有穿的,但是隨著田家村的發展,良田和紡織工坊的存在,直接解決了這兩大難題。

對於一向都知足常樂的村民來講,只要有吃有穿,那就是怎麽都想不到的好日子。

正常情況下,村民靠天吃飯,老天爺要是照顧,這年就能得到一個好收成,可要是老天爺不照顧,甚至哪天不小心打了個噴嚏,他們都要愁一陣子。

而如今的田家村,大部分村民手裏的活都跟農活無關,交易大廳的兩個任務,伐木和移山,就足夠讓村民們不用種田就能有吃有穿,他們甚至不用擔心天氣問題,只要願意幹活,就一定會有收獲。

這也使得村民們上學的熱度開始下降。

田家村的學堂比較特殊,不管是新學堂還是老學堂,都只有在晚上的時候才會有人上課,老師也好,同學也好,白天都需要努力賺錢養活自己。

田家村的學堂剛出現的時候,特別是在村民們得知只要能考上幼兒園小班,就能拿到一套新衣服的時候,所有村民的熱情都空前高漲。

乍一看,學習的辛苦程度似乎跟幹活沒法比,但幹慣了體力活的人陡然轉換到需要用腦子做事時,他們的身體很難適應這樣的改變。

最初村民們不管是為了衣服也好,還是為了別的,都會願意咬牙拼一拼,

可隨著田家村逐漸發展到能讓大部分村民衣食無憂的地步時,村民們也逐漸開始懈怠。

田唐一開始也沒有注意到這個情況,直到她有一次上完課離開,路過小班的教室,看到小班教室裏比之前多出了不少空位,又去老學堂看了眼,才發現已經有一小半村民完全放棄了學業。

當然,他們也不是完全不會去學校,但基本只會在需要認識新的字時,才會出現在學校裏,甚至還有一些人懶的自己學,索性就在交易大廳找人問字。

這樣的發展遠遠超乎田唐的意料之外。

她原本以為至少可以讓村民們幼兒園畢業,但現在看來,似乎是她高估了村民們的學習熱情。

為了這件事,她特意找到田大女,跟她聊了聊。

田大女很快就給出答案:“反正都是幹體力活,學了東西也沒用,看不懂的問別人就好啊。”

田唐坐在田大女對面:“大姐,你跟我說實話,如果不是因為我,你會願意繼續學習嗎?”

田大女皺著眉想了很久,好一會兒之後才緩緩點頭:“應該會吧,我想過好日子,可是我們學了那些東西有什麽用呢?我們又不能去考科舉。”

短短兩句話,田唐瞬間明白她似乎真的走到了誤區之中。

從她的角度看,全民義務教育是理所當然的事,她也很清楚知識對於發展的重要性,只有民眾的教育程度普遍上漲,才能推動整個國家的發展。

但是從田大女的角度看,學習新知識又變成了一件很不尋常的事。

在這個年代,支撐大部分讀書人十年寒窗的原因,主要也是為了能有個好的未來,能夠光宗耀祖,只要能考上,不管是童生、秀才、舉人,他們能得到的不僅僅只是榮耀,還有前途。

哪怕是在現代也是一樣,支撐家長們督促小孩努力,支撐小孩們自己奮力學習的其實是為了未來。

田唐突然想起一句話,她忘了是誰說的,但這句話的內容卻記得清清楚楚。

讀書是普通人唯一能改變人生軌跡的方法。

在地裏幹了一輩子的農民,他們難道是真的不願意舒舒服服坐著工作,享受生活嗎?

當然不是,只是在他們的認知範圍內,並不具備可以改變的選擇。

田家村的學堂也是如此。

最初這些學堂能吸引人入學,一方面是因為交易大廳的存在,使得村民們為了認字被迫學習,另一方面考上幼兒園的獎勵,也是讓村民們學習的動力之一。

但是當這兩個原因逐漸失去吸引力,村民們學習的動力自然會急速下降。

現在最好的方法就是設置新的動力,再次吸引村民們走進學校,主動學習。

田唐點出遊戲面板,打開交易大廳,在上面編輯新的任務。

【招工:

考試時間:10天後;考試科目:語文、數學;考試內容:幼兒園小班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