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第2/2頁)

阮妤後來想送他更好的,都被他拒絕了。

他走得不疾不徐,眉眼依舊是從前的平和,即使在得知自己高中的消息也只是起伏了一下。手中始終牢牢握著那包油餅,仿佛於他而言,給她送吃的才是天大的要事。

身後初初長開的紫藤花正隨風飄蕩,兩旁桃樹依舊開的明媚,阮妤就這樣看著他一步步朝她走來,看著他籠罩在日頭底下的身影是那樣的清雋挺拔,如青竹如松樹,她心中一嘆,終是把思緒全都收起,換上一副如常的容顏。

罷了。

且行一步看一步吧。

無外乎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

沒幾日。

杏榜就被人貼了出來。

霍青行毫無疑問是第一,馮賓也在榜上,竇文卻不在。

阮妤怕他吃心還特地在酒樓開了一張宴席做了不少他喜歡吃的東西,本以為他會因此頹廢,沒想到卻是自己多心了,來的那日,他容光依舊,不僅不顯半點頹廢,還一邊抓著阮妤讓人炙烤的豬蹄一邊說,“我最近可別提多快活了,我阿娘和兄長知道你們高中我沒有,怕我難過,每日讓人給我做好吃的不止,還給我貼補了不少銀錢。”

“對了,我娘還把京郊的一個莊子給我了,什麽時候你們有空,我們一起去。”

“我爹雖然沒給我錢但也沒罵我,就讓我下次再努力。”

……

他家中和睦,又有兄長支撐門楣,並不需要他做什麽,這會是真的不嫉妒,也是真的為兩位好友高興。阮妤不記得他上輩子做了什麽,但想來有這樣開闊的胸襟,無論做什麽都能笑意人生。

*

四月有兩件大事。

一則,高中的三百名貢士要進宮參加殿試,等殿試之後再由陛下欽點分派名次,之後才能正式入朝為官,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立刻為官,不過總歸比起以前苦讀功名要好上不少。

二則,去年攻打大秦的忠義王已班師回朝。

阮妤知道這則消息的時候,也算是松了口氣,上輩子雖然大魏最後還是降了大秦,卻折損了不少名將,以至於大魏邊境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重新進入不安之中。

如今忠義王沒出事,大秦又已遞上降書,大魏聲名再次鵲起,敵人又少了一個。

是大好事。

也是巧。

恰是殿試這一日,忠義王的大軍到了長安,要進宮謝天恩。

……

這天。

四月十四,恰是一個晴光瀲灩的日子,萬裏無雲,碧空如洗,長安的杏花也都開了……阮妤家中前陣子剛種了一些杏樹,這會與桃樹交映在一道,白紅交加,煞是好看。

霍青行已和阮父阮母問過好,又聽阮父叮囑幾句。

等二老說完,阮庭之和霍如想也說了不少話,就連一向柔弱羞怯的譚柔也破天荒開了口,祈願霍青行能高中。

霍青行一一謝過後便看向阮妤。

阮妤如從前那般只是看著他,並沒有說什麽勉勵的話,她只是依舊用她那雙明媚的杏眼看著他,卻仿佛把什麽話都說了。

霍青行看著她笑:“等我回來。”

等阮妤頜首,他便和眾人告別,與蕭常一道出去。

兩人翻身上馬。

不算寬闊的巷子,兩個一樣俊美的青年高坐馬背,周遭鄰舍早在前幾日就得知他們這裏出了名會元,這陣子拜帖和邀貼跟雪花似的不斷,而他們這些人,從前有過走動的近來走動的更加頻繁了,便是沒有走動的這陣子也是想法子套近乎。

這會看著霍青行騎著馬。

他今日穿著一身正式的青色深衣,是阮妤親自給他做的,衣袖、下擺處用金銀雙線繡出的雲紋壓著,給人一種莊嚴貴重的感覺,從前清貧的少年早就褪去青澀,雖依舊內斂沉默,卻已讓人再也無法忽視。

更不會有人覺得他出身低微。

他是大魏朝最年輕的解元、會元,若今日殿試高中,入朝為官,還不知會有怎樣的好前程呢?思及此,眾人看著那被晴光籠罩的青年,心中更是澎湃。

霍青行與他們一一頜首,依舊謙遜溫和,直到要離開的時候,他偏頭看向院中的人,忽而抿唇一笑,頓時,容光四射,竟把這昏暗的巷子也照出幾分明媚晴光。

他看著阮妤笑著,無聲道兩字,“等我。”

而後。

馬蹄揚起。

他信手握僵,驅馬向前,青色衣袍如仙人之袂揚起。

蕭常催馬跟上,小小的巷子很快就沒了兩人的身影,左鄰右舍仍舊不曾離開,阮妤也走出幾步,看著那空蕩蕩的巷子,目光深沉悠遠。

這一去,會發生什麽?

她不知道。

她只知道她的明光是朝他向往多年的路而去,只為這個,她就不該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