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3章 燕京醫院中醫科(第2/2頁)

舉個例子,比如江中院來一位大人物,上前治病的那至少都要副高級別,主治醫們都插不上手,更別說住院醫了。

像江中院等一些地方醫院,高幹患者並不算太多,還是以普通患者為主,可燕京醫院,卻主要是高幹患者為主,燕京醫院的主要責任就是承擔中央領導幹部的醫療保健任務及燕京上千名司局級以上幹部的醫療保健任務,如此一來,燕京醫院的普通患者群體反而要相對少一些。

八位主任醫師,八位副主任醫師,僅僅一個科室就是名醫鹹集,這樣的配置,放在其他地方,完全可以承擔起一個醫院了。

就拿江中院來說,江中院八個科室,主任醫師也才十二個人,副主任醫師二十五個人,而且江中院的幾位科主任中能和譚廣平薛文輝相提並論的醫生也就薛子林和廖一鳴,哪怕是秦衛華也差了一些,可薛文輝在燕京醫院中醫科,也僅僅是八位主任醫師中的一位。

譚廣平查房,身後好幾位主任醫師跟隨,然後是好幾位副主任醫師,之後才是幾位主治,像孫藝洋和蔡依依這樣的住院醫在燕京醫院中醫科,那真的是吊車尾中的吊車尾。

能進入燕京醫院中醫科,而且還能在編,那就是相當牛了,這也是人家孫醫生有底氣的原因,只不過遇到方寒這個妖孽,孫醫生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吃癟。

中醫科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立病房,病房基本上都是高幹病房,單間居多。

患者多是退休老幹部,譚廣平查房的時候也是相當的仔細,有時候幾位主任還會當面討論,然後指定一下後續的治療。

中醫科住院的不僅僅老幹部居多,而且也都是一些慢性病,不好治療,西醫治療效果差,老人們抗藥性也差,只能用中醫慢慢調理。

譚廣平等一群主任查房討論的時候,方寒都是很認真的站在邊上聽著,同時用望診查看著患者的情況,自己琢磨,配合譚廣平等人的診斷,印證學習。

來了燕京醫院之後,方寒倒是能理解為什麽那麽多人都打破頭皮想要來燕京醫院進修了,別的科室不說,就說中醫科,只要能來燕京醫院,哪怕沒有上手的機會,只是單純的每天跟在專家們屁股後面聽著,也絕對是很長見識的。

燕京醫院的高幹患者多,因而一些制度也和其他醫院不同,比如查房,江中院主任查房一周一次,可燕京醫院,不說一天一次,至少都是一周兩次甚至三次。

平常哪怕沒有譚廣平帶著查房,負責查房的也是其他的主任醫師亦或者副主任,這就好比你天天都能旁聽專家們會診,這樣的機會確實是其他醫院所不具備的。

這就好比你上的是二流大學,二流大學學校能邀請燕京知名院校的教授來講一堂課,對學生們來說那都是機會,可你換位思考,人家燕京知名院校的學生是不是天天都在聽某著名教授在講課?

你在別的醫院想要碰到一位大國手那是比登天還難,可你在燕京醫院,概率那就大多了,幾位國手偶爾還是會來燕京醫院會診治療的。

就說江中院的醫生們,見到郭文淵的概率就比其他醫院的醫生概率高。

所以說,環境是相當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麽上學的時候家長們都爭著搶著送孩子上名校,催著盼著孩子上重點班。

重點班的學生那都是尖子生不說,老師那也都是優秀教師。

“譚主任,這位是梅老,昨天入院的……”

走進一間高幹病房,一位副主任急忙給譚廣平介紹患者的情況,譚廣平作為科主任負責的事情多,平常也忙,就像江中院的急診科的方浩洋一樣,並不能做到對每一位患者的情況都了若指掌,查房的時候主治醫生就要給主任介紹患者的情況。

“梅老您好。”

譚廣平很是客氣的向患者打了聲招呼。

“好什麽好,我爸這一陣總是頭昏腦漲,食欲不振,這都好久沒好好吃飯了,昨天住院都吃了兩劑藥了,什麽時候能有改善?”

病房內陪護的是梅老的兒子和女兒,梅老的兒子四十來歲,倒是沒吭聲,梅老的女兒卻很不客氣的頂了一句。

“譚主任,您別生氣,我小妹就是這個脾氣,他是操心我爸的身體。”梅立民瞪了自己的妹妹一眼,笑著譚廣平道歉。

“梅司長客氣了,都理解,都理解。”

譚廣平微微一笑,作為燕京醫院的醫生,地位高確實地位高,外面的醫生也都羨慕,可經常被患者家屬刁難那也是常事,遇到強勢的,抽你一巴掌你還要笑臉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