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招誰惹誰了(第2/4頁)

方寒看了看藥方上面的日期,去年十二月,也就是他在燕京醫院的時候,藥方上面的簽名還是方寒認識的一位專家,內科的一位副主任,高海琦。

高海琦下的是建中湯。

“這個方劑吃了之後沒有效果嗎?”方寒問。

建中湯是《備急千金要方》裏面的一個方劑,主治五勞七傷、虛羸不足、面目黧黑,手足疼痛,久立腰疼,起則目眩,按說也算對症。

袁老板接過藥方看了看,道:“這個方子也不是完全沒有效果,當時回去吃了一陣,吃的時候好像效果還不錯,我兒子也精神了些,可吃了一個多月,停藥就又成了原來的樣子,後來又吃了一陣,停藥又恢復了……”

“方醫生,我兒子還年輕,不能整天抱著藥罐子啊。”

“袁老板您別急,我想一想。”

方寒表示理解。

這要是老年人,整天抱著藥罐子倒是可以理解,年輕人的話,整天抱著藥罐子,確實不怎麽合適。

西藥還好,不怎麽引人注意,哪怕天天吃,上個衛生間的功夫都能把藥吃了。

可中藥需要煎藥,而且還要天天煎,一般來說,吃中藥每天都要花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煎藥倒是其次,一個人吃中藥,家裏滿屋子都是中藥味。

這也是不少人不願意看中醫的原因之一。

再說,這一天兩天的還好,時間長了肯定有人猜測,這人怎麽回事?

年紀輕輕,整天吃藥,你說是調理身體,別人也不信,調理身體一吃幾個月?

肯定有人猜,這是不是得了什麽要命的病了之類的。

一個年輕人,二十七八歲的小夥子,還沒結婚,這要是被一些人誤會,謠言滿天飛,還找不找媳婦了?

這年頭,身體健康的找媳婦都難,更別說是個藥罐子了。

哪怕沒人知道,兩口子結了婚,那還能不露餡?

媳婦娶回家,離婚的又不是沒有,這年頭也沒有生米煮成熟飯一說了,你煮成熟飯就是你們家的?

飯煮熟被別人端走的又不是沒有。

方寒微微沉吟,裏面有好幾個方劑,有市中醫醫院開的,也有江中院的,高海琦開的方子其實是沒問題的。

要不是謹慎了一些,其實昨天下午方寒如果開方,八成也會開建中湯,這要是開了沒效果,袁老板大概也就灰心了。

“我看看!”

方寒正在斟酌,邊上的老爺子一伸手,從方寒手中拿過了患者的檢查單和藥方。

看了看,老爺子問袁老板:“你兒子什麽情況?”

袁老板也不隱瞞,把情況說了一下,因為昨天和方寒聊天,袁老板還特意說了兒子的傷心事。

“是肝氣郁結,心氣不舒導致的。”方寒也給老爺子補充道。

老爺子微微沉吟:“要是這樣的話,我倒是知道一個方子,可以試一試。”

“方老,什麽方子?”袁老板急忙問。

“蒺藜!”老爺子道。

“蒺藜!”

方寒一愣,然後急忙點頭:“蒺藜,不錯,這味藥確實可以用來試一試。”

“蒺藜?”

袁老板問:“就是那種長著很多就比黃豆大一些的帶刺種子的那種野草?”

“對!”方寒點頭。

蒺藜確實算是很常見的一種藥材了,甚至不少人都不知道蒺藜其實是一種藥材。

蒺藜又名白蒺藜、屈人。無毛,被長柔毛或長硬毛,生長於沙地、荒地、山坡、居民點附近等地,青鮮時可以做飼料,果實能入藥。

果實就是袁老板所說的比黃豆稍微大一些,長滿了刺的那種。

非常常見。

甚至在關中一代,很多人都很討厭蒺藜這種野草,每年芒種時節,很多荒地都會長滿蒺藜,不僅不好處理不說,蒺藜的種子到處是,還很容易紮破自行車和電瓶車的輪胎,就是一些汽車的輪胎也能紮破,相當惹人嫌。

可蒺藜確實是一味中藥材。

《本草》有記載,蒺藜,一名旱草,得火而生,能通人身真陽,解心經之火郁。

方寒多袁老板道:“這個蒺藜,回去之後炒幹,炒出香味,然後磨成粉,每天用溫水送服以小勺,堅持一月,看看情況。”

“方醫生,真能治病?”袁老板還有些不信。

老爺子笑著道:“不收你錢,你怕什麽,這玩意我都不需要去花錢買,每年有時間,我就自己去外面找一些,然後保存起來,我給你拿一些,你自己回去炒幹。”

“方老,我不是這個意思。”袁老板急忙道:“看病自然是要給錢的,怎麽能不給錢?”

方寒道:“我爺爺說的不錯,這東西也不值錢,現在還沒成熟,過一陣袁老板您自己都能找到,回去先吃,等袁大哥康復了再來付錢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