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本來就不科學(第3/4頁)

理念都不同,怎麽比較?

也好比中西醫之爭,有人黑,有人吹,但其實我們應該做的,是真正客觀去分析。

有人說,中醫辣雞,治不了病,動不動吃幾個月的藥,還看不見療效。

但他們卻不會去了解,也不會知道,中醫同樣是可以見效極快的,四診合參、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哪怕是危急重症,如心、肺、腎三衰之病症,只剩下半口氣了,現代醫學都不敢說有幾分把握的情況,中醫都有大佬能讓其三天內下床行走,當然也不可能百分百成功。

但這足以證明,中醫同樣是可以治療危急重症的。

可為啥現在不行,被人噴呢?

這便不得不說一個人盡皆知的人,及其著作。

李時珍-本草綱目。

這貨,真的是害了中醫數百年……

本草綱目中很多‘中藥’是瞎編亂造的不談,他甚至還說:‘古之一兩,今用一錢’。

啥意思呢?

古代用一兩?我們現在用一錢就夠了。

由於這貨名氣太大,直接導致,人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都相信他。

可結果呢?

86年左右,在馬王堆漢古墓裏出土的一整套中醫的計量工具,中醫火神派李可與現在計量工具對比後得之,古時方劑量一兩為之現在五錢之多!

那麽問題來了。

以《傷寒雜病論》一書為例,須知這本書說是‘中醫神書’也不為過。可這書比本草綱目早了多少年?

到了後來,中醫們翻出《傷寒雜病論》一看,哦,這個方子,XX藥用一兩,那就是今天的一錢啊?

那就用唄!

可用完了之後……咦?咋沒效果呢?

久而久之,哦,原來中醫需要慢慢調養,中藥一吃就是幾個月……

可實際上,鬼的個幾個月。

分明那藥就該用今天的五錢!

藥量足足低了五分之四,能特麽見效快才見鬼了。

再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問題,中醫慢慢的也就沒落了,如當初李可老爺子,一副藥幾百克有毒的附子下去,卻能在短短兩三天內,把只剩下半口氣的人治療的能下床行走,也成了絕響。

不過,他與人聯合創辦的中醫急診科倒是還在。

那麽,中醫急診科的存在說明了什麽?中醫也能治急症啊!

但就算如此,也不能說中醫就完勝西醫。

二者各有千秋,如做手術,這就是西醫的優勢。

如腸胃病,若是腸胃沒有穿孔,又遇到牛逼老中醫的話,那麽中醫治療會更加合適。

但如果穿孔了……那可就不能用中醫了。

中西醫雙方都有各自的優勢與劣勢,沒有誰能完勝誰。

不過,現在倒也幾乎沒人會提中西結合了,因為二者理念不同,真不好結合。

中醫治證,西醫治症。

兩者本就是完全不同的體系,怎麽結合?只會搞的四不像,中不中、西不西。

就比如浮小麥這一味中藥,簡單來說,就是把麥子扔進水裏,浮起來的,就是浮小麥,能入藥,沉下去的不行。

但是有科學的眼光來看……神經病啊?!

你浮起來,可不就是不夠飽滿、或是有病蟲害的小麥嗎?

這玩意兒,能有正常小麥的營養價值高、療效好?

曾經有一位老中醫,也這麽認為,於是他就把藥方中的浮小麥全都換成了正常小麥。

結果……

一段時間的治療實踐後,他發現,把浮小麥換成小麥之後,療效還真就變差了!

這特麽找誰說理去?

科學麽?

不科學啊!

但事實就是如此。

為何會這樣?中醫理論是,浮小麥有一種上浮之力,浮小麥入藥,取的就是其上浮的力量……

這簡直就是玄學!哪裏科學了?可偏偏這玩意兒它就是有用,講究的就是中醫陰陽五行、氣的理念,跟西醫結合……這咋結合?

理論不同,非要強行結合,那只能是四不像。

所以如今倒是中西醫相互配合被提倡起來,這也就證明,其實雙方都在發展,在進步。

而現在,在林凡看來,修仙與科學,同樣如此。

修仙可不就是‘中’麽?

科學一說,則源自西方。

當然,現在科學地球人息息相關,不僅僅是屬於西方。

不過,修仙與科學依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理論,硬要把其中之一的理論套到另一個上面去,顯然是有些牽強了。

結合?

倒不如說是……配合!

這便是林凡如今的想法。

譬如以電磁場來布陣,是結合嗎?

或許是,但林凡更願意稱之為配合……

而老陳頭現在顯然也是陷入了這樣一個‘怪圈’裏,因為他在物理和科學之上的建樹與知識,讓他總是想要從科學的角度去看待修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