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天災巨變

葉卉喜極而泣。

她家的這種情況並不是個例。

消息傳出,無疑這證實了安全氣囊的作用是否真的如宣傳那般。

在官網下,希望補貨的留言一眼望不到頭,全都是血書求花錢的。

“我真的不缺這幾百塊,求求了,讓我有個花出去的機會!”

“我只買到了一個,我家裏五口人都還沒有,求官方給力!”

“我還能活著發信息,多虧了它,這是我花的最值的三百塊。”

“爸爸牛逼,國外都沒有這種好東西!”

“之前我信誓旦旦的說不可能,現在我收回這句話,爸爸你看我這姿勢跪的標準嗎?”

在網上相關的話題樓下熱度也居高不下。

之前在發布的時候,這是一個新產品,話說的那麽美,但是一個商品它的實用性跟廣告有的時候完全是兩回事,有的人表示懷疑是正常的,但結果——萬萬沒想到說的是實打實的事實,一點都沒誇大虛假宣傳。

雖然還是會有人用了這個受傷,乃至死亡,但是那比例,小的不要太多。

而且因為顏色很鮮艷,很方便別人發現並且救援。

這東西有的人說應該優先供給他們,但是這個被眾多網友給駁回了。

海岸線這麽長,水域這麽多,大家誰不危險啊?

憑什麽你說你那邊最危險?

意外這東西可不會跟你說這些有的沒的,還不如按照現在這樣來,大家機會均等,要是真的不行就花高價買別人的,只要價格出得夠高,總會有一些人轉讓出去,這也是難免的。

也是因為安全氣囊的實用性和安全度,難免的被人討論起了它的發明者,然後發現沒有公布,詢問無果後,他們玩起了猜一猜遊戲。

“是不是這位劉姓大佬?他在這方面是權威。”

“我覺得李大佬也有可能。”

“不不不,你們猜的都不對,安全氣囊最開始出現的地方是在目離市,他們都不在目離市。”

“目離市的大佬有誰,或者是哪位大佬的老家是在目離市的?”

“仔細數了一遍,好像都不是做這個項目的。”

“有沒有本地人知道一點小道消息?”

“我家就是目離市的,我媽在生產安全氣囊的工廠裏工作,但是她也不知道是誰發明的,我覺得是上面的人保密吧,可能是那位科學家或者是團隊比較低調,也有可能是防著國外,擔心他們做什麽,這可是我們華國獨有的發明!”

別人不知道發明者是誰,但是蘇濤和陳巧蘭知道啊,他們又不好對其他人炫耀,要是真的被外國間諜盯上了怎麽辦?所以他們就只能跟彼此分享喜悅,在外人面前還要端著。

這就導致他們兩個很喜歡在網上看別人誇女兒的話,他們看著驕傲又自豪,心裏美滋滋的。

每回看著這麽多贊美的話,陳巧蘭就想買豬腦或者是核桃給女兒補補腦子,她現在還在做什麽實驗,要是還能拿出一個這樣的發明,那可不得了。

宋知山也是這麽想著的,對蘇蕎初抱有很大的期望,她說需要什麽儀器,他立刻就想辦法給她找,沒有的也會立刻幫她收集。

雖然蘇蕎初沒有那些等級和職稱,也脫離了這個行業和實驗室這麽久,但是天分這東西沒有道理可言,應該這是人家的厚積薄發,她要是還能拿出其他厚積薄發的成果,專門為她打造一個量身定做的實驗室都可以。

蘇蕎初現在在繼續開發安全氣囊。

它並不僅僅只能用作安全氣囊,現在的安全氣囊它是一次性用品,打開之後它就無法收縮,只能回收,然後再重新制作。

關於高考的消息確定下來了,延期到了十月。

在這個有著眾多勤勞民眾的國度,當大家萬眾一心做某件事的時候,效率是驚人的快。

在國外很多國家還停留在扯皮、推卸責任、看著情況越來越糟糕,卻不作為的時候,他們組織了那麽多人有序的向內陸撤離,盡力的把能搬的東西都搬走。

目離市的安置房第一期剛一建好,立刻就有一批人被安排了過來。

安置房的租金比較便宜,那也是要花錢的。

現在的物價提高了那麽多,許多不必要的開銷可以節省,衣食住行卻不行,來到這裏,很多人就加入到了之前那些崗位中。

對安置房不滿意的人很多,就跟張彭之前愁的那樣,地方狹窄,人員混雜。

經過慎重考慮之後,張彭決定不去申請安置房了。

他跟房東相處也愉快,在這裏住得舒服一點,也方便孩子上學。

另外陽台他爸媽種植的蔬菜之類的也不錯。

因為這個天氣,現在還流行在家裏種蘑菇。

他表示了自己繼續租下去的意願,蘇濤答應的很痛快:“沒關系,租吧。”

他去看過了,這一家人也是愛惜房子的人,租給這樣的人,省心,就是在房租上有些折扣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