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天災巨變(第2/3頁)

只要有海貨來了,目離市海魚的價格就會十分吸引人。

相比起其他食物來說,是性價比最高的。

為了降低生活壓力,很多人會選擇去購買它,畢竟實惠又能補充各類營養。

打個比方,海魚的價格是三十的話,那麽其他肉類的價格就是一百往上。

對比差距太大了。

大的讓他們肉疼。

對於蘇家來說還好,一個是他們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買了不少糧食存起來,在主糧上暫時還沒有什麽問題,第二個是他們自己種了青菜,青菜的生長期短,一茬一茬的,桌子上的青菜就沒斷過。

自己還養了雞,每天都能撿幾個雞蛋,這些雞可以喂老菜葉子,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壓力不大。

對於某些人家來說,現在吃飯上的花費占比,也就是恩格爾系數居高不下,甚至一個月工資,除去吃飯就沒剩什麽錢了。

飲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之前很多人的主糧是大米或者是白面,現在調整了細糧的比重,細糧不是一時半會能夠生長出來的,而且現在的天氣也不太適合這兩種農作物的生長。

土豆和紅薯在餐桌出現的比例調高。

老一輩看到這情況,都說乍一看到餐桌,還以為回到幾十年前,那個時候大米和小麥的產量不高,他們也是用產量較高的土豆和紅薯做主食,細糧是打牙祭才舍得吃的好東西。

陳巧蘭今天去市場,買了兩條海魚,打算一條清蒸,一條紅燒,另外還買了一只冷凍雞。

這雞是在災難前冷庫冷凍的,現在放出來了一批,價格實惠,就是每人憑身份證限購。

她拿著家裏的身份證去買了兩只回來。

洗洗刷刷,今天的晚餐十分豐盛。

林真真現在已經改姓了,她改了母姓,現在是蘇真真。

她已經高考完,很快就要去學校——為了不離家,她志願填的是目離市綜合大學。

本來這所大學名氣不是很高,但是在沿海區域的大學搬遷過來之後,它已經升級了。

媽媽的實驗室也在那裏。

陳巧蘭心疼真真去學校後要去飯堂吃,飯堂的飯菜一直沒變過,大鍋菜。

所以在開學前努力的給她進補。

高考階段蘇真真本來瘦了,現在又補了回去。

因為到了冬天,加上下雨,天氣十分陰涼。

但是只要進了屋內,那就不一樣了。

集中精力研發某些方面,得到的成果也是喜人的。

現在的建築外面都加了防水塗層,減少潮濕,在樓頂,一般會有一個簡易型的風、水發電機組,用風能、水能發電,只要有了電,那麽就能順理成章的用各種電器取暖。

有了這個東西,就不用擔心停電了。

電的用處也十分廣泛。

陳巧蘭把飯菜做的差不多了,就聽到了車子開進院子的聲音,今天她們兩個一起去大學了。

可能是去參觀?

陳巧蘭不知道,聽到聲音,喊了一嗓子:“飯做好了,準備洗手吃飯了。”

在餐桌上,蘇濤關心起了蘇蕎初現在的研究。

她換了研究方向,很容易讓人以為她在兒戲,因為她跨行業了。

她現在研究的是植物生長劑。

可以促進植物生長。

也就是加快農作物的生長速度,緩解口糧問題。

人在餓肚子的時候,什麽事都做得出來,在饑餓的促使下,人是不存在理智的。

蘇濤每每覺得女兒應該拿不出什麽成績的時候,就會想到當初安全氣囊的面世。

然後他就只剩下支持了。

他們每天都有看最新時事新聞的習慣,為了讓民眾對未來保有信心,會特意說一說取得的進展和研究方向,這在災難之前是很多科學家鉆研的方向,現在人更多了,各國也毫不吝嗇在這方面投入人力物力,只要是有點遠見的人,都能看得出來,在這種天氣下,糧食問題只會變得越來越高嚴重。

甚至為了糧食,有的地方已經燃起了戰火。

有些國家之前是出口初級農產品的,他們缺乏足夠的科技手段,有的時候,弱小是一種原罪,他們沒有辦法抵抗那些強大的敵人伸向他們糧倉的手。

糧食被搶走了,他們應該怎麽活?

毫無疑問,那是個災難。

如果口糧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到最後,整個地球都會燃起戰火。

蘇蕎初回答蘇濤:“有進展了。”

蘇濤:“那什麽時候能有成果啊?”

蘇真真覺得這是在強求:“這說不準的,我去了一些地方參觀,有的地方是允許人進去的,我去了媽媽的實驗室,有好多個人在給媽媽打下手,他們都對媽媽很尊敬的,而且媽媽手上也不是只有一個項目。”

總之,媽媽很棒。

媽媽很厲害。

蘇濤忍不住笑了:“我知道,就是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