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大義之名(第6/6頁)

回想想從一進門開始到現在的情形,方靖遠不由沉默了,絕望了。

似乎,好像,也許,可能,大概……套路過無數人的方博士,這次被人給套路了……

人老成精,實不欺我也!

這時的方靖遠,還不曾想過,因為這一時之氣得來的師徒之名,以後還會給他帶來無窮煩惱。

只是在提起李夫人的時候,他就悻悻然地一肚子氣。

“哈哈哈哈,說得好!”趙昚聽得格外快意,忍不住笑道:“人家李夫人也沒說錯啊,你既然不讓人家爹娘祖母管,自己帶出來的徒弟,當然要自己管。”

“這就叫,惡人自有惡人磨!”

方靖遠瞪著他,感覺自己拳頭硬了,這要不是在大宋,這廝要不是皇帝,就這樣的竹馬,他能撂倒一摞!

“官家,那你打算何時接見嶽家人呢?嶽雷父子被秦檜那奸賊害得筋脈盡斷,無法從軍,還請官家想個辦法,妥善安置才是。”他說得咬牙切齒,動不得皇帝,只能轉移怒火,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合適的人出氣。

“說到此事,唉——”趙昚嘆了口氣,有些發愁地說道:“禮部尚為如何追封嶽元帥爭議不休,尤其是嶽夫人李氏。當年喪夫喪子,孤兒寡母被流放千裏之外,尚能撫育子女成才,當為本朝婦人典範。可禮部有人卻說,當年李氏之女嶽銀瓶尚且因父兄喪亡,不堪受辱,投井自盡,李氏卻忍辱偷生,若是能證明這二十年她一直貞靜不移,恪守禮教,可修建貞節牌坊以表其功,若不能證明……”

“啪!”方靖遠忍無可忍,手中的朝笏終於被他掰斷,竹片裂開,刺入掌心,瞬間沁出血來。

“什麽貞節牌坊,絕不可立!”

趙昚一怔,沒想到他會如此動怒,竟然氣得臉色發青,渾身發抖,也不由嚇了一跳,急忙說道:“元澤你好生說話,李氏不過是疼愛孫女才將嶽璃托付給你,你平日不是總喜歡帶著她,便是定下師徒之名又如何?何必因此遷怒於她?”

方靖遠深吸了口氣,說道:“啟稟官家,微臣並非因李氏而動怒,是因為那狗屁不通的貞節牌坊。”

“噗!你且等等再說。”

趙昚忍俊不住,急忙揮手讓慕崢摒退左右,免得被人看到小方探花口出汙言穢語,被人傳了出去,徹底壞了他在臨安城小娘子心目中的形象。

方靖遠不服氣地說道:“怕什麽,我敢說,就不怕傳出去。本朝自開國以來,何曾有過這等狗屁不通的道理。幾代太後臨朝,撫養皇子成人,恩澤天下士子,如此拋頭露面,是不是照他們的說法,也不守規矩了?”

趙昚面色冷了下來,皺起眉來,“元澤慎言,今非昔比,朝臣欲以貞節之事樹立表彰,也是想讓天下女子免於受到折辱之苦。君不見靖康之後,多少女子不僅自身受盡折辱,連帶家人也顏面盡失,便是能夠苟且偷生,亦生不如死,若是能以此為表,她們知道大義當前,若能舍生取義,尚可替家人博得容易,又何必忍辱偷生,平白多受那般苦楚?”

“這是什麽道理?!因為活著要受苦受難,就不活了?”

方靖遠只聽得匪夷所思,又忍不住出口反駁,“那照這樣說,這世上還有活人嗎?至於那些女子,若非男子無能,她們豈會落得那般境地?本是男子之過,卻因她們受辱,便要將汙名全都潑在她們頭上,還要她們以死以證清白?”

“這等吃人的貞節牌坊,若是一旦樹立起來,皇上,你可想過會有怎樣的後果?!”

“他們會逼著寡婦去死,因為只有死人才能徹底證明清白,這樣他們就可以輕輕松松吞並死者財產,甚至那些女兒家從此不能再出來經商做工,因為一旦拋頭露面就有失貞潔……枷鎖只會越來越緊,從一個牌坊,一個墓碑,從死去的人身上,到活著的人身上……”

“可這世界,本就是男女共有,陰陽共生,若是將女子統統扼殺在後宅之中,這天下又會變成怎樣?”

“而那些口口聲聲說著女子當舍生取義的人,難道忘了君為臣綱,君辱臣死,當初主君蒙難,受盡屈辱之時,他們怎地不去死?”

“真講春秋大義,舍生取義,那就先請那些老大人們,為了先皇的榮譽和國之大義,先去死一死,我也一定會幫他們立個牌坊。”

“如若不然,自己都舍不得榮華富貴,名聲財富,卻要口口聲聲拿著大義禮教去逼別人舍生取義,他們的臉在哪呢?是不是一個個臉都丟過長江沒帶回來,忘了做人還得要張臉才是人呢!”

“放肆!如此狂妄大膽之徒,敢如此誤導帶壞官家,還不來人將他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