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開局順利,形勢大好!

“意味著……”

余念拖的時間長了,難免引發大眾的關注。

一個個人擡眼,專注聆聽。

只見余念笑了,輕聲道:“意味著,對錯!”

“什麽?”

主持人愣住了。

不僅是她,其他人同樣錯愕,以為出現了幻聽。余念卻沒有解釋原因,只是站了起來,讓大家在電影中尋找答案。

訪談結束了。

眾人眨了眨眼睛,也收斂了思緒,準備看電影。三版預告片,把大家的期待值拉滿了。

在預告片中,各種驚險刺激的大場面,飛機洗地,大炮轟天,機槍掃射,坦克對撞的情形,讓人緊張刺激,充滿期待。

好不容易,電影就要上映。

大家興致勃勃,就等著一睹為快。

熬過了片頭的廣告,還有上映許可證之後。

大銀幕忽然變黑。

眾人情不自禁坐正,目不轉睛觀看,只見在一片黑燈瞎火中,隱隱約約可以看到,稀疏的人影湧動。

冷不防,一抹強烈的光芒浮現,轟炸聲響起。只見一群人,手臂紮著白布條,沖向了城門、碉堡。

槍聲大作,硝煙四起。

一枚枚炸彈,甩到了半空中,炸起了火焰、氣流。

血肉橫飛,肢骸崩斷。

開篇,就是十分殘酷的戰爭場面,把不少人嚇了一跳。

不過更多的人,卻是看得專注。說明余念“先聲奪人”的策略,明顯是奏效了。

一些影評人,在本子上記了一筆。

電影劇情,故事內容的走向是什麽,他們不好揣摩。

但是料想,余念拍戰爭大片,講的還是立國時期,南征北戰的那段歷史,大勢肯定不會變,最多調整一些細節。這是大框架,不按著拍,就是歷史虛無主義,肯定過不了審核。

所以影評人對劇情,沒抱有什麽期待。

他們最關注的,還是戰爭場面的畫面、鏡頭調度,還有群眾演員的配合,這些才是最考驗導演能力的細節。

在影評人看來,新生代導演中。

要論拍大場面,余念的實力是最強的。其次的,湯源、莫懷宣、淩千文之類的,加起來都不夠他吊打。

畢竟千軍萬馬,單純的去看,肯定覺得氣勢恢宏。但是怎麽拍得好看,怎麽在鏡頭中、屏幕上,呈現出視覺沖擊力。

這才是一個導演能力的綜合體現。

毫無疑問,余念做到了。

戰爭的場景,其實很混亂的,可以拍的鏡頭太多了。怎麽取舍,怎麽渲染,怎麽拍攝,才顯得慘烈、悲壯。

平庸的導演,只會“傻”拍。

就好像擂台比武,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

拍出來的戰爭的場面,就是攻守的雙方,互相開槍,砰砰嘭嘭,一些人身上的血包炸開,人掛掉了……

聰明的導演,還知道“巧”拍。像是在格鬥,知道閃挪騰移,順便借地勢優勢,擋一擋。

拍出來的場景,還有可取之處。

沖鋒受阻,也知道躲閃,扔一顆手榴彈。有人中槍受傷了,還知道慘叫,在地上流血掙紮……

不過厲害的導演,拍出來的鏡頭,卻格外的“寫實”。

一顆顆子彈的痕跡,一枚枚炮彈的軌跡,在銀幕上十分的清晰。讓觀眾清楚的看到,子彈鉆進人的身軀、頭顱中,帶起了一抹妖艷絢爛的血花。

還可以看到,炮彈炸開的火焰,猶如火海煉獄,把一大片人群囊括在其中……

建築崩塌,碎石翻飛。

一些人死於流彈中,但是他們的同伴表情冷酷堅定,沒有絲毫的感情色彩,直接踩著他們的屍體,補上了空缺。

沖,沖,沖……

滾滾洪流,湧進了城市、巷道。

死去的人,不過是一朵朵小小的浪花,忽然騰起,又迅速落下,本身就是洪流一部分,無人關注。

普通的觀眾,或許沒有什麽感受。

或者說,他們只看到了,戰爭的悲壯、慘烈。或者,大場面好看,刺激,腎上腺素飆升。

只有一些嗅覺敏銳的影評人,通過余念的鏡頭語言,隱隱約約察覺到了,他對戰爭的態度。

審視、批判、質疑?

幾個影評人對視一眼,有幾分意外。

當然,更多的,卻是興奮。如果只是單純的商業大片,他們可以寫的東西,真的不多。

要是余念在大片之中,埋伏了一些隱喻……

嘿嘿,他們就有得說道了。

事實證明。

電影沒有隱喻。

因為在長達十幾分鐘的戰爭場景結束之後,電影劇情的節奏,頓時緩了下來。

作為電影的主角,胡英商在戲中,飾演了一名英勇的軍官,他奉了上級命令,攻占了“敵軍”的要塞。

他成功完成了任務,但是部下死傷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