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不幸陣亡(第5/13頁)

唐邕的親信進入晉陽,人數不宜太多,但是挖河道需要人手,所以唐邕便讓親信去抓一些豪紳的家丁來。之前也說過,唐邕這個人對豪紳十分嚴酷,“一視同仁”的嚴酷,有些沒有犯事兒的豪紳家丁也被抓去挖河道,大家怨聲載道,但是又礙於唐邕的威嚴,不敢聲張。

豪紳吐著苦水,說:“小人家中的仆役十有八九都被抓去了,因此小人知曉河道的詳細情形,可以為將軍畫下地圖!”

楊兼的笑容虛偽至極,說:“會不會太麻煩您了?”

“不不不!”豪紳立刻擺手說:“不麻煩,不麻煩!這有甚麽可麻煩的?為將軍辦事兒,是小人的幸事!”

豪紳立刻將挖掘河道的地形圖畫下來,畫的十足清晰,河道是如何挖掘的,走向如何,途徑何處,一目了然。

楊兼收獲頗豐,喝了兩杯酒,就得到了這麽重要的機密,遣散了豪紳之後,便帶著圖紙回到了營帳。

楊廣已經在等了,看到他回來,淡淡的說:“成了?”

楊兼晃了晃手中的地形圖,說:“父父出馬,還有甚麽不成?”

楊兼把圖紙撲在案幾上,一大一小對坐在案幾邊上查看地形圖,楊廣冷笑一聲,說:“唐邕果然不簡單,看這河道挖掘的形態,一旦放水,前去交換的兵馬,絕對會被大水沖的人仰馬翻。”

前去汾水交換的周軍有一條必經之路,這條路不算太寬,但非常平坦,並不適合伏擊,倒是極其適合放水,儼然是一條現成的河道。

看這圖紙的模樣,唐邕就是想要把汾水引流到這裏,只等楊兼帶著馮小憐一到,便放水沖散他們。

周師如果在遭到大水沖撞,混亂不堪體力下降之時,再遭到齊軍的伏擊,一定無力反抗。

楊兼摸著下巴說:“這地形不容易存水,而且如今汾水水量並不充沛,大水顯然是一次性的。”

楊廣點點頭,的確如此,挖河道顯然是一次性的,大水沖過來,一次性過去,不會存積,如果能夠避開這一次性的大水沖擊,那麽唐邕的計劃可以說便失敗了,周軍又有準備,根本不怕齊軍的伏擊。

楊兼眸光深沉,說:“讓誰來做這個冤大頭,幫咱們趟趟水呢?”

他們正說話間,尉遲佑耆的聲音響了起來,在營帳外面輕聲說:“世子歇息了麽?佑耆有要事稟報。”

楊兼說:“進來罷。”

尉遲佑耆從外面走進來,似乎很是急切的模樣,說:“世子,宇文直那面,有動靜了。”

楊兼挑了挑眉,示意尉遲佑耆繼續說下去。

尉遲佑耆又說:“宇文直收買了一些力士,正在四處打探唐邕的隊伍,和閻氏的消息,想要在半路伏擊閻氏。”

楊兼聽了沒有著急,反而對楊廣說:“兒子,冤大頭自己送上門來了。”

楊廣似乎明白了楊兼的意思,沒有說話,卻仿佛打啞謎一般點點頭。

楊兼剛才還想找人來做冤大頭,沖鋒陷陣去趟水,這會子宇文直便自己上趕著送上來了。楊兼立刻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不如故意透露給宇文直唐邕和閻氏的消息,讓宇文直提前帶著力士從必經之路趕過去,到時候唐邕的親信看到有人經過,一定會下令挖開河道放水,如此一來,宇文直和唐邕沖在一起,兩敗俱傷,簡直便是一石二鳥的妙計。

楊廣說:“好是好,但這魚餌如何,怎樣才能把消息透露給宇文直?”

……

宇文直一直在打聽閻氏的消息,奈何護送閻氏前來交換的乃是護軍將軍唐邕,唐邕這個人手段嚴苛,他的軍隊幾乎找不出一絲漏洞,所以宇文直想要在途中下手,伏擊閻氏,許多次都沒能得逞,眼看著交換人質的時日臨近,宇文直著急的團團轉。

另外一方面,交換人質的事情是楊兼親自負責的,一直十足保密,宇文直打聽了好幾次,都沒有打聽出來消息,眾人好像故意避開宇文直談論似的。

眼看著馬上便要交換人質,宇文直急的好像是熱鍋上的螞蟻,特意前來幕府營帳,準備探聽一下消息。

楊兼和高長恭在幕府中,就等著宇文直過來打探消息,等了好一陣子,宇文直只是在外面轉磨,好像不敢進來。

高長恭揉了揉額角,說:“聽著腳步聲,還在外面猶豫呢。”

楊兼等得不耐煩,說:“宇文直怎麽如此磨蹭。”

高延宗練了兵,扛著自己的長槍正好路過幕府,想到四兄高長恭說今日要去幕府議事,便也打算去看熱鬧,哪知道一眼便看到了宇文直,宇文直徘徊在幕府門口,要進不進,好似還在支著耳朵探聽甚麽。

高延宗走上前去,說:“做甚麽呢?鬼鬼祟祟的。”

高延宗是個大嗓門兒,幕府裏立刻聽得清清楚楚,宇文直也不好再躲閃了,便說:“我正好要進幕府查看一些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