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死而復生!(第6/13頁)

唐邕被他問得一愣,因著楊兼的言辭太過自然,他竟然無法反駁。

楊兼又說:“如今定陽的百姓沒有糧食吃,朝不保夕,他們還會在乎自己到底是周人,還是齊人麽?他們還會在乎放出來的糧食,是周人種的,還是齊人種的麽?”

唐邕不能夠回答,楊兼卻自問自答的說:“沒人在乎這些……並非是百姓的覺悟不夠高,人心都是肉長的,上位者不在乎他們,報應始終會來。”

唐邕抿著唇角,死死蹙著眉頭歐,沒有再說話。

楊兼隨即言歸正傳,說:“今日兼提審唐將軍,便是想要從唐將軍的口中,得知和士開的軍中機密。”

唐邕終於張開嘴,沙啞的說:“你們想援助宜陽,前後夾擊和士開?”

楊兼沒有否定,平靜的點頭:“正是。”

唐邕第二次開口說:“你們想要站穩宜陽,通過宜陽這個轉折點,屯兵挺進雒陽?”

楊兼第二次點頭:“正是。”

唐邕第三次開口說:“你們想要占據雒陽,迂回北進,到時候雒陽便像是把匕首,直挺挺的刺向鄴城?”

楊兼凝視著唐邕,三次肯定:“正是。”

唐邕的喉嚨越來越緊,他不是不痛恨和士開,唐邕早就說了,楊兼有詐有詐,和士開根本不相信,這種無力回天的感覺根本不適合一個武將,幾乎能將一個武將逼瘋,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和士開卻拍拍屁股走人,把所有人的爛攤子丟在唐邕頭上,還威脅唐邕,如果唐邕不守住定陽,就是和楊兼有舊情,就是周人的細作。

唐邕這個人素來嚴酷,怎麽能受得了這樣的羞辱,但他連問三次之後,竟然沉默了。

如果他出賣和士開,和士開被宇文會和楊兼的兵馬前後夾擊,死了也罷,大快人心,但是後果呢?

後果便是楊兼占領宜陽,攻擊雒陽,攻陷雒陽轉而北上,直襲鄴城,這樣的路線還能繞開北齊防守最嚴密的晉陽,到時候鄴城便危險了!大齊便危險了!

唐邕想到這裏,臉色肅殺蒼白,嘴唇微微顫抖了兩下,說:“恕我不識擡舉,甚麽也不能說。”

楊兼的唇角輕輕挑起,說:“無妨。”

唐邕詫異的看向楊兼,楊兼似乎在笑,分明是在笑,但是他的臉色冷酷,眼底裏都是森然,說:“可能唐將軍不知,兼的二弟不幸在平陽戰亡,但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落在兼的肩膀子上,是一刻也不能喘息,兼的三弟一直深感自責,身為大兄,要為二弟報仇,還要安撫三弟,今日唐將軍倒是給了兼一個放松的契機……”

楊兼的嗓音變得冷酷,說:“既然唐將軍不肯泄露機密,好得很……來人。”

士兵從外面沖進來,說:“將軍!”

楊兼冷冷的說:“將齊賊唐邕,拉出去斬首,頭顱拋出定陽城門,以儆效尤。”

“是!”

士兵們立刻上前押解唐邕,唐邕沒有說話,哈哈大笑一聲,反而釋然起來,被士兵們拉著離開了幕府大堂。

高長恭進入府署之時,便看到士兵們押解著唐邕去斬首,他張了張口,似乎有些猶豫。

高長恭在北齊之時,與斛律光乃是忘年好友,而唐邕和斛律光素來有嫌隙,倒不是甚麽大仇,唐邕只是覺得大家都是武將,斛律光凡事都壓他頭等,很多事情自己去做肯定比斛律光去做更好,但天子信任斛律光超過唐邕。

如此一來,高長恭與唐邕的幹系,並不是很親近,但說到底,唐邕都是一名悍將,治軍嚴明,待百姓寬厚仁慈,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如今唐邕大義赴死,高長恭自然覺得可惜。

只不過他張了張口,還是沒能說出這句話來,畢竟楊兼已經失去了二弟,唐邕又不肯歸降,此時的唐邕算是撞到了刀尖上。

高長恭長嘆一口氣,隨即默默的轉身離開,也沒有打擾楊兼。

高長恭離開之後,有一個人影從斜地裏走出來,也看到了士兵押解著唐邕離開的身影,正是小包子楊廣。

楊廣眯了眯眼目,噠噠噠邁開小短腿兒,跑到幕府大堂之中,楊兼負手而立,站在空無一人的幕府之中,並沒有立刻離開。

楊廣走過去,聲音奶聲奶氣,卻很是老練的說:“父親並沒有真正想殺唐邕,對麽?”

楊兼這才回過神來,轉頭看了一眼楊廣,沒有立刻說話。

楊廣說:“自然,父親不是舍不得殺唐邕。”

而是因著唐邕知曉很多關於和士開的事情,想要前後夾擊和士開,唐邕就是一個契機,只要唐邕歸順他們,把能說的全都說了,和士開便是砧板上的魚肉,任由他們處置了。

因此楊廣才說,楊兼並沒有真的想要殺唐邕,他方才說了那麽多,其實都是嚇唬人的。

而嚇唬的這個人,並不是即將被殺頭的唐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