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害怕孤獨……(第3/13頁)

楊廣擺擺小肉手,似乎是想要轟著楊兼趕緊走,不管批看文書,盡琢磨自己搗亂,走了反而清凈。

楊兼站起身來,讓兒子繼續批看文書,自己則是出了路寢宮,果然往膳房的方向去了。

楊兼這一趟去膳房,其實不只是想要給勞累的兒子做點好吃的,還準備做一樣東西,去給中官何泉送行。

楊兼進了膳房,膳夫們早就見怪不怪了,躬身行禮,然後各忙各的。膳夫們就奇怪了,天子是如何能做到,把朝政的打理得又快又好,還每日裏都有閑心來膳房做美食的?

膳夫們可不知道楊兼有獨特的批看文書法寶,這法寶不只是又快又好,而且外形還很萌,最重要的是,法寶晚上還可以變身人體工學抱枕,促進楊兼的睡眠,簡直是一寶多用,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自然,這個法寶便是——小包子楊廣。

膳夫們不知其中緣由,佩服的楊兼五體投地,都想著,怪不得天子是天子呢,天子就是厲害,天子就是有能耐,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比不得的。

楊兼悠閑的在膳房裏看了一圈,對主膳中大夫說:“昨日朕要的艾草,準備了麽?”

主膳中大夫立刻說:“回天子,準備了準備了,全都在這裏。”

一大竹筐的艾草,雖然如今這個時節不對,但是楊兼是人主,他想要一些艾草,自然有人能給他找出最鮮嫩的艾草。

艾草在現代並不多見,但是在古代的用途很多,入藥入膳等等屢見不鮮。

楊兼將艾草拿過來,親自清洗艾草,然後搗爛備用,又準備了糯米粉,將糯米粉揉成團,用艾草的漿液染色,白生生的糯米團子瞬間變成了翠綠的圓團子。

楊兼要做的,正是青團。

每年清明前後,很多人都會吃青團,青團乃是祭祀清明的食物,這個傳統小吃的由來,大約產生在唐代左右,說起來其實如今已有了青團,不過青團這東西是南方人才食的,北方人很少見到青團。

因此楊兼做成綠油油的糯米團子,其他膳夫們看了只覺得咋舌,從未見過這等青綠色團子。

楊兼將糯米團子揉好,下一步就是青團的餡料問題,都是現成的,膳夫準備了豆沙餡、棗泥餡等等,除了這些中規中矩的餡料,楊兼還讓膳夫們準備一些炒熟的肉松,還有一些蛋黃。

楊兼準備做一些肉松蛋黃餡的青團!

若說肉松蛋黃餡的青團,那可是現代的網紅小食,肉松噴香,蛋黃濃郁,外面裹著軟糯可口的糯米,一口咬下去,蛋黃還在流油,別提多滿足了,楊兼是個北方人,但是他莫名喜歡這口兒,果然網紅是有網紅的道理的,而且肉松蛋黃味的青團是鹹口,楊兼也能吃一些。

楊兼麻利的開始包青團,將肉松和一些油和起來,把蛋黃包裹在正中間,做成一個大大的肉松蛋黃球,再把餡料包裹在青色的糯米面之中,揉成圓團,每一個青團足足有掌心大小,圓圓潤潤,看起來光潔又可愛,因為是圓形的,乍一看充滿了幸福感。

楊兼做的肉鹹蛋黃青團,個頭圓潤,餡料極其飽滿,很快揉捏了一堆,只需要上鍋蒸熟便可以食用了。

為了區別,楊兼將甜口的青團做的小一些,鹹口的肉松蛋黃青團做的大一些,上鍋蒸好,很快出爐,全都撿出來,避免粘黏在一起。

經過蒸熟的青團,外皮更是光潔潤滑,打眼看上去郁郁蔥蔥,顏色鮮亮而好看,不過青團的內餡都包在裏面,所以即使蒸熟,也聞不到甚麽香甜,或者醇厚的味道。

楊兼將青團留下來一些,特意分給膳夫們,剛才他已經把做法交給了膳夫,這會子讓他們嘗一嘗味道,以後宮中的小零食也可以多一味。

楊兼端著鹹口和甜口的青團離開膳房,剛走出去,還沒走遠,膳夫們已經迫不及待的嘗試青團了。

他們經常聽說天子的理膳技藝了得,但是總是無緣嘗試,今日看到天子料理青團,一個個都很奇怪,大部分的膳夫都是北方人,從未見過艾草的這種吃法,好奇的不得了。

主膳中大夫拿起一只青團,正好是蛋黃肉松的,入手沉沉,餡料實打實,沉的好像一只小秤砣似的。

主膳中大夫先是聞了聞,只能聞到艾草的香氣,很是清香,但是旁的多余的香氣根本聞不到,這就是一只“其貌不揚”的小團子,然而一口咬下去……

楊兼聽到身後爆發出“太美味!”“太香了!”“口感竟如此軟糯……”等等的贊嘆聲,幾乎把膳房的屋頂給掀了。

楊兼笑了笑,自行端著承槃回到了路寢宮,也沒讓宮人幫忙,端著承槃往最裏面的太室而去。

楊兼進了太室,楊廣還在批看文書,他去了這麽久,楊廣一動不動,定力十足,完全沒有分心,已經批看了一摞的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