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票房上漲

《江湖》上映第四天,也就是元旦節結束的首日,電影以7,246萬的票房第一次登頂票房排行榜榜首。

《最終決戰》的數據是5926萬,上映第四天,這部電影終於進入了票房的疲軟期。

當日票房結果出爐的時候,許多業內人士忍不住擦了擦自己的眼睛,懷疑自己出現了幻覺。

《江湖》竟然超過了《最終決戰》,這怎麽可能?

可榜單上明晃晃的數據卻不會騙人。

這部上映以來一直不被看好的武俠電影,竟然成為了日票房冠軍。

“嗚嗚嗚這部電影真的太好哭了,我今年只為兩部電影哭過,一是《畢業季》,二是《江湖》,全部是顧嶼演的電影。”

“季命的命運……這種絕望感只有淩之淮這樣的導演才能帶給我,電影的畫面太美了,但那種意境才能襯托出季命的孤獨。”

“看了《江湖》,再看《最終決戰》,只會覺得後者索然無味。”

而在評分網站上,《江湖》的分數始終居高不下,這一年間,大大小小的電影上映了數百部,《江湖》的打分一直穩定在前三。

顧嶼在電影中的表現被誇了又誇,不少人認為,季命這個角色至少可以幫顧嶼再入圍一次楓葉獎。

作為老年季命的扮演者,呂邵陽平生第一次被這麽多人關注。

不少《江湖》的書粉拿原著裏的劇情和電影中的劇情進行對比,在他們看來,淩之淮的這次再創作拋棄了原著中一些無關緊要的情節保留了精華,在節奏和氛圍的渲染上已臻化境。

從某種程度上說,《江湖》這個片子並不是那種慢吞吞的、玄之又玄的古裝片,劇情節奏利落、畫面漂亮,演員的演技也非常出彩……許多觀眾一開始都被悲劇結局給擋回去了,他們以為《江湖》會是那種慢吞吞的裹腳布劇情。

進電影院之後,觀眾們就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論爽感、論刺激、論畫面,《江湖》一點也不比《最終決戰》差,甚至更甚一籌。

《最終決戰》裏也有主要角色為拯救城市犧牲的劇情,那樣的情節並沒有騙走觀眾的眼淚,但《江湖》做到了。

淩之淮接受采訪的時候說,《江湖》是他導演生涯最滿意的一部作品。

“我現在最佩服顧嶼的眼光了,他到底是怎麽挑片子的啊?”

“表示我家愛豆要是有顧嶼的眼光,現在早就紅了好嗎?”

“就算有顧嶼的眼光,沒有他的演技也不行吧,瞧瞧人家演的季命。”

網上那些古裝美男的剪輯視頻,季命在《江湖》中的片段必須被納入其中。

相比較大團圓結局,悲劇的結尾反而更容易讓觀眾記住。

而季命這個角色符合所有人對美強慘這個詞的定義。

少年手刃仇人那一瞬的紅眼、血染上白袍的壯烈……角色的命運越是淒慘,觀眾的心便越疼。

上映第五天,《江湖》和《最終決戰》的票房差距達到了5千萬,因為在這一天,《江湖》的總票房突破了8千萬,《最終決戰》的票房數據卻一直在下跌。

網上有關《江湖》的段子、書粉對原著的分析以及無數剪刀手們剪輯的《江湖》視頻……都在推動著觀眾對電影的熱情。

到這個時候,業內人士們面上不說什麽,心裏都在嘀咕。

顧嶼這是什麽好命?

逆風翻盤這種事情來一次就夠了吧?可顧嶼呢,從《驚鵲》到《畢業季》再到最近的《江湖》,三部電影票房全部逆勢上升,就算《江湖》爆不到《驚鵲》和《畢業季》的級別,在今年的票房排行榜上必然有一席之地。

最重要的是,和《畢業季》不同,《江湖》一看就是那種很受評委喜歡的有內涵、藝術性強的拿獎片。

說得難聽一點,就算有評委不給《江湖》投票,也會有一群專家跳出來問為什麽。

原因呢?

論資歷論成就,淩之淮可謂國內第一線的影壇大咖,那些評委還未必比淩之淮資歷深。

何況顧嶼對季命這個角色的演繹有目共睹。

傅繼是武俠大師,早年的不少作品實現了影視化,捧紅了一大批業內活躍的男女演員,改編的各個版本有褒有貶,但幾乎每個版本的演員們都遭受過質疑。

《江湖》因為風格的原因,幾乎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改編。

或許因為這是傅繼的遺作,也或許因為季命不同於對方作品中的其他角色,很少有演員願意挑戰季命。

也沒有人能演出他們心目中的季命。

——但在看過淩之淮這一版的《江湖》之後,很多書迷的看法改變了。

顧嶼儼然就是他們心目中少年季命的模樣。

瀟灑風流、天真純澈……仿佛書裏那個季命活了過來,他把季命遭受變故的那些情節也演繹得極為出色,不會有人比顧嶼更好了——這是書迷們一致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