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遊西湖去了

黃馨問道:“你會唱嗎?唱給我聽聽唄!”

心情不錯的黃瀚清了清嗓子,唱道:

“When I was young,I'd listen to the radio.Waiting for my favorite songs……”

黃馨贊道:“哎呦喂,太好聽了,雖然我一句都沒聽懂!”

“我也覺得好聽,也是聽不懂。”成文閣道。

“太好聽了,哥哥,我要學!”小丫頭歡呼道。

賣磁帶的幾個小販都用見鬼了般的眼神看著黃瀚。

“你們只要好好學習英語,以後都是可以聽得懂的,When I was young的中文意思是,當我年輕時。

I'd listen to the radio翻譯成中文是,我喜歡聽收音機……”

黃瀚唱一句給大家翻譯一句,黃馨幾個人都聽得很認真,小顰道:“哥哥,我要下定決心好好學英語,我以後要出國旅遊,要跟外國人用英語對話。”

“對嘍!學好英語太重要了,其實學語言更加實用,要比學數理化實用多了。”

黃馨、成文閣幾個都認真點頭。

“孩子,你來我這裏看看,我這兒也有不少外國磁帶。”一個賣磁帶的小販熱情招呼道。

“孩子,你們是華僑嗎?”另外一個小販疑惑道。

“我們都是本鄉本土的中國人,不是‘假洋鬼子’!”

“哈哈哈……”旁邊的人都笑了,因為此時的政治宣傳截然不同,基層中國人骨子裏是仇視西方國家的。

去年熱映的《阿Q正傳》風靡全中國拿下不少國際、國內大獎。

“假洋鬼子”這個“阿Q”口中的詞語就流行開來了,甚至於打扮得時髦些穿上西裝的年輕人,都被戲稱“假洋鬼子”。

但是有個怪現象,仇視西方國家的人絕大多數應該屬於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哪家真的有海外歸來的親戚,一個個又都上趕著巴結,都是如假包換的“阿Q”。

黃瀚走過去看了看,還就真發現了自己熟悉並且會唱的一首歌《Rhythm Of The Rain》,這首歌中文譯名《雨的節奏》,八十年代中期被歌手張薔翻唱得臭大街。

他的記憶中八十年代還有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Brother Louie,那歡快的曲調黃瀚還記憶猶新。

Modern Talking的這首膾炙人口的原唱歌曲後來被太多人翻唱,成為臭大街的迪斯科舞曲,翻唱的中文歌數《路燈下的小女孩》最出名。

黃瀚的青少年時代,正是全民跳舞的時刻,每每聽到這個曲子就想起自己和一群少男少女在簡易的歌舞廳或者工廠、機關舉辦的舞會上跳舞的場景。

可惜找來找去都沒找著,有可能此時還早,原唱的磁帶還沒有問世。

最後黃瀚幾人買了七八十盒磁帶,其中包括用來學英語的十幾盒,花了二百多塊。

一個擺攤的小販見黃瀚五人識貨又有錢,主動湊上前滿臉堆笑,問道:“你們想不想買那種可以別在身上聽歌的收錄機呀?”

“別在身上的收錄機?你說的應該是隨身聽吧?”

“喲!連這個你都懂?就是隨身聽,日本原裝的,我哥哥的店裏有得賣!”

“真是日本原裝的?”

“這東西大多數是日本貨,台灣、香港的貨很少見,我們國內恐怕根本造不出來。”

“行,你哥哥的店遠不遠?不在這條街上我們肯定不去。”

事兒都辦成了,更加要注意安全,黃瀚可不想為了可有可無的隨身聽去冒險,絕不會跟著陌生人離開繁華地帶。

那小販連忙道:“當然在街上,幾步路就到,我這就帶你去看看。”

小販立刻把磁帶攤子收了,背起他的那個大編織袋領著黃瀚來到了一個恐怕只有四個平方的小店裏。

這個門臉太小很不起眼,應該是哥兒倆合夥開的一家小店,黃瀚來來回回在這條街走了許多趟,都沒進這種小店。

也是因為這個小店不吸引人的緣故,兄弟倆這才分出一人去人流量最大的地方練攤兒。

店老板手裏只有兩個索尼磁帶播放機,沒有錄音和收音功能,個頭不算太大。

這貨假不了,因為國內暫時還不可能仿制得這麽精致,耳機當然不可能是那一種小小的可以塞進耳朵裏的那一種。

而是那種發報員戴的那一種。這種耳機雖然大,但是對聽力的傷害要小許多。

店老板心有些大,開價一百五十塊,黃瀚知道這種單放機的價值,咬死一百塊不肯再加一塊錢。

最後黃瀚贏了,掏了兩百塊拿下,當時就說好了,這是給黃馨和黃顰的禮物。

沒辦法,這個小店裏沒有五個,做不到一人買一台,只能女士優先。

黃瀚幾人不死心還在其他地方找了找,沒有發現這東西。

這年頭播放磁帶的隨身聽太費電池,如果沒有電源,靠四節五號電池驅動,也就能放兩三個小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