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紅酥手(第3/4頁)

“是啊!保不準黃總又在為上春晚創作新歌呢。”

“十有八九!”

眼看著就是七月一號,三水縣召開繼續深化改革“抓大放小”的會議。

會上宋解放總結了食品公司、飲食服務公司下崗分流的成功經驗,表揚了貢獻突出的李建國等等領導幹部。

他明確指出改革必須加大力度,我們縣是省裏給予肯定“敢為天下先”的先進典型,不等不靠是我們的風格,必須率先主動打破鐵飯碗。

宋解放底氣很足,因為他去首都跑“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批文時見到了幾個長輩,談了談“抓大放小”。

並且如實匯報了三水縣食品公司和飲食服務公司的改制成果。

幾個大領導特別希望聽到來自最基層的消息,不僅僅聽得認真還都記錄了重點。

最後領導們都給了宋解放準話,年輕人要有幹勁、闖勁,莫要有思想負擔。

只要不存在貪汙腐敗,不發生惡劣的群體事件,完全可以大膽探索,出了問題有他們兜著。

如果“抓大放小”的改革成功了,率先幹成的三水縣將要再次成為典型,成為全國縣、市學習的榜樣,三水縣的領導幹部肯定能夠被提拔。

黃瀚知道“抓大放小”是必由之路,早就要求秦昆侖、錢國棟、陳義華、宋解放等等縣領導莫要猶豫,放開手腳幹。

得到了上面的肯定後,秦昆侖、宋解放等等的膽兒更加大了。

蔬菜公司積重難返工資都快發不出必須改革,沒有好辦法,只能選擇下崗分流。

豆制品公司也不行了,僅僅是比蔬菜公司強一點點,如今工資已經發不全。

這兩家單位不可能生存,因為改革開放後,農民做豆腐賣,種出的蔬菜瓜果自己賣!

犯得著麻煩那些捧國家飯碗的營業員?

蔬菜跟豬肉不同,生豬檢疫、統購統銷的制度還在,食品公司還可以利用這個優勢跟個體戶競爭。

蔬菜此時根本沒有準入門檻,蔬菜公司當然形同虛設。

集體做豆腐可想而知,哪有可能跟起早貪黑一個人幹三個人的活兒的個體戶競爭?

這兩家單位婆婆媽媽一大堆,面臨下崗分流的四零五零人員高達二百多。

大領導都忌諱發生群體事件,三水縣當然要慎重對待,必須妥善解決大部分職工的下崗分流重新就業。

秦昆侖和宋解放要求與會的各單位一把手拿出態度,為縣裏排憂解難。

“全力企業”又要擴大再生產,需要技術工,也需要勞動力,黃道舟表態接收一百下崗工人。

他提出不能一刀切,要進行搭配,接收兩個小夥子或者青壯年職工必須搭配一個四零五零人員。

黃道舟胸有成竹,“全力企業”現有職工幹部一千多,風氣正,進來的新人不足百分之一,用不著三個月就能同化。

萬一少量四零五零人員沒有體力幹不了重活兒,負責廠容廠貌,搞搞衛生總行吧!

黃道舟還不怕人家裝象,目的就是為了逃避勞動。

因為“全力企業”的工資、獎金跟工作難度、生產效率掛鉤。

打掃衛生這種低端且是個人就能幹的活兒,僅僅拿档案工資而已,獎金有,最低標準,還必須通過考評,不是人人有份。

“全力企業”工作表現一般,技術一般般的普通工人,平均月收入已經達到二百塊。

然打掃衛生的連六十塊都勉強。

想在“全力企業”混日子不要緊,混來混去混自己。

因為同樣是工作八個小時,哪怕是沒有技術的搬運工,只要肯出力,月工資都能拿到手超過一百五十塊。

在有奔頭,能夠掙更多錢的前提下,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是勤勞的,“全力企業”的多勞多得提現得淋漓盡致,並且上不封頂。

適應了“全力企業”的管理制度後,基本上不會有人明明能幹體力活兒,卻故意扛著掃把打掃衛生。

現在的三水縣,“下崗工人”這個新名詞已經流傳開,出處當然是黃瀚跟宋解放、秦昆侖等等縣領導的談話。

宋解放是大學畢業,原本是用“失業人員”這個詞,聽了黃瀚的新詞後覺得妙不可言,跟大領導們匯報工作是用上了“下崗職工”這個新詞。

大領導們覺得這個詞很好,社會主義哪能存在失業現象?都是暫時性的,下崗的目的是為了重新上崗。

宣傳“抓大放小”必不可少,宋解放把“下崗職工這個詞”寫在講話稿裏了。

這段講話內容不僅僅在縣電視台三水新聞播出,還在三水人民廣播電台早、中、晚播放三次,聯播一個星期。

連黃瀚都從壩口廣場的大喇叭裏聽見了宋解放慷慨激昂的聲音:

“下崗不可怕,大不了從頭再來,只要踏實肯幹,走上新的工作崗位肯定能夠得到更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