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搶購潮

這是事實,此時還沒有進行工資改革,沒有事業編跟企業編的巨大差距。

中國老師的工資太低了,跟普通工人差不離。

三水市還好些,八八年一個工齡二十年的中學老師都拿不足一百五十塊,全國平均工資應該是一百塊差不多。

看來安俊祥已經了解到三水市的平均收入,他就是覺得大陸的人工便宜得令人發指,才決定投資法蘭廠。

他的計劃不是獨資,而是準備采購設備來合資。

買幾台空氣錘、幾台數控車床、十幾台普通車床,就可以合資開辦一家擁有一百多工人的法蘭加工廠。

他有不少同事退役後在政府部門工作,做生意、做工程的不少,他有路子銷售法蘭。

以後這個合資法蘭廠的主要業務就是給台灣的企業加工英標、美標法蘭,這個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節約的工資就是利潤。

這個行業有個好處,交貨周期長,絕大多數法蘭都有標準,用不著設計圖紙,有現成的圖紙和參數。

用於大工程的法蘭在工程圖紙敲定後就可以統計出規格和數量,而往往一個大工程的周期都是一兩年甚至於更多。

台灣用戶在大陸訂貨完全來得及。

資本的本質就是逐利,只要質量符合標準,價格低,就不愁沒有訂單。

黃瀚也懂這玩意兒,因為原本軌跡的三水市就有三家台灣人投資的法蘭廠,三水市的個體法蘭廠也很多。

安俊祥提前五六年在三水市辦一家法蘭廠,再有黃瀚幫忙決策,沒有一絲失敗的可能性。

但是這一行不存在暴利,其實是賺辛苦錢,早期利潤蠻大,那是因為有台灣工人、大陸工人之間的巨大工資差可以賺。

鍛造車間的工人苦的很,這樣的工種在發達國家包括台灣地區都是高薪。

而中國鍛工的工資拿其他工種相比較僅僅是多了幾項補助費而已,還有個享受提前五年退休的好處。

用大陸工人能夠節約的成本,減去多出的運費和台灣方面的關稅,還能保持很高的價差。

這就是改革開放剛剛開始時,太多勞動密集型的粗加工企業往大陸轉移的主要原因。

根本原因是大陸擁有大量紀律性一流,不怕苦、不怕累、有責任心的勞動力。

八十年代末的人都傾向於辦廠,少有人知道還可以辦學。

出國熱方興未艾,最熱的國家是以美國、澳大利亞為首的一些英語國家,需要惡補英語的中國青年何其多也。

邱老師的兒子和兒媳都是教授英語的專業人才,為什麽不考慮私人辦學?

當下的國內沒聽說過有私人辦學。

《中國合夥人》的原型在八十年代末就是因為私自辦學,影響了教學秩序被處分。

一直到九三年,人家才辦起了針對出國熱誕生,以出國考試培訓、口語、基礎英語培訓等等為主的學校。

人家創業有難度,不表示能夠難得住黃瀚。

黃道舟已經成功創辦了“全力職中”呢,為什麽不可以分設一個以出國考試培訓、口語、基礎英語培訓為重點內容的班級?

這個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班級請外教有何不可?

外教的工資當然要跟國際接軌,要不然以國內教師四十美金一個月的工資水平,去哪兒請人?

先辦個班看效果,也順帶著檢驗邱老師兒子和媳婦的教學水平。

只要這夫妻倆水平達到中上,有黃瀚出資再有黃瀚指點方向,發展成為一所專業學校大有可能。

黃瀚解釋道:“‘全力職中’我家能夠說了算,完全可以辦英語班,可以出兩千美金月薪請他們夫妻倆來教學。”

“這怎麽可能?大陸的學校肯定有工資標準的相關規定。”

“不可能不要緊,大不了我私人出資辦這個英語班,出兩千美金月薪雇傭他倆來教學。”

“你?好大的口氣。台灣教師的工資都沒這麽高。”

“搞外貿需要英語人才,我們三水市缺這樣的人,國家已經在普及英語教學就可見一斑。發音標準的英語老師占比太低,誤人子弟啊!”

“我還是覺得這不太現實。”

黃瀚知道一時半會兒不可能讓安俊祥相信自己能夠給他的兒子和兒媳找到專業對口、收入不低於台灣的工作。

退一步道:“其實只要把合資的法蘭廠辦好了,一年賺幾十萬美金跟玩兒似的,哥哥、嫂子也可以幫著你搞管理啊。”

“他倆都是學者型的,哪可能經商?如果他們想做生意,還會等到現在?”

“我說這些僅僅是為了證明大陸機會很多,高學歷的人才肯定能夠有所作為。”

這時緩過勁兒的邱老師拉了拉黃瀚,她擔心路上時間說不準會誤了火車,道:“這些都是後話,等見到孩子們再商量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