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誰能挑起大梁(第3/3頁)

其實市領導和校長老師們都錯了。

三水市後繼有人,那是因為有了黃瀚的榜樣效應,這些年三水市學音樂的少年多不勝數。

也是因為三水市從上到下都重視音樂人才,故而來到三水市執教的音樂老師至少比原本軌跡多了一倍,教學水平高了不止一倍。

還不止這些,工人文化宮、少年宮、文化館都有音樂興趣小組。

連三水市電視台都沾光了,不僅僅擁有國內比較先進的錄音棚,還有轉播大廳,組織過幾次音樂大獎賽選拔賽,獲得好評如潮。

三水市教音樂的師資力量足,生源多,整體素質高,怎麽可能缺乏出類拔萃的音樂特長生?

很多練樂器、學聲樂的少年在揚州市、蘇南省乃至於全國比賽中獲獎,為三水市爭得太多榮譽。

只不過少了黃瀚這種靈魂人物,這樣說不太準確,應該是少了個人能夠抄襲經過後世驗證的好作品。

或許是因為黃瀚擁有大叔的靈魂,組織能力太強了,高度根本不是一個高中生能夠達到的,郭校長都比不上。

故而黃瀚音樂團隊的凝聚力無與倫比。

黃瀚離開之日也是團隊絕大多數重要成員離開之時,“激情三水晚會”必然走下坡路,這無法阻擋。

有些衰落是能夠預見卻無法改變的,應該是屬於歷史的必然。

就拿香港做比方,進入二零二零年,國際形勢早就變了,中國這個泱泱大國崛起了,香港的地緣優勢的價值大打折扣,再也不是大陸對外的唯一窗口。

無論怎麽給予政策傾斜,都阻擋不了香港的衰退。

但是七十、八十年代包括九十年代的香港生機勃勃遍地都是賺錢的機會。

連最基層的打工仔都優越性滿滿,一個出租車司機都能在經濟特區養得起小三。

秦淑潔已經擁有香港戶口,注冊了一家貿易公司還注冊了一家“瀚潔蓉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她和黃瀚、沈曉蓉共同出資在香港買辦公樓、買鋪面,並且開了四家“風牌”、兩家“夢多嬌”專賣店,銷售額逐月遞增。

不僅於此,她還在深圳、廣州買了辦公樓、門面房和幾十套商品房,如今廣州、深圳的幾家“風牌”、“夢多嬌”專賣店也做得紅紅火火。

秦淑潔的公司在廣州、深圳都有分公司,招募了不少內地大學生。

深圳、廣州幾十套商品房免費安排給員工合住,算公司的福利。

黃瀚知道中國的發展趨勢,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三大經濟圈耳熟能詳。

故而盡可能把這三個潛力巨大的地方作為重點投資方向。

在資本有限的情況下,第一選擇以滬城為龍頭的長三角經濟圈,其次是香港、深圳、廣州,再其次才是環渤海。

一句話,中國太大了,改革開放後到處都有機會,大小不同罷了,性價比最高的當然是三大經濟圈。

如今的秦淑潔早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不算上幾家合資公司,完全屬於她麾下的員工,已經有了將近一千人。

除了專賣店的普通打工族,還有兩三百最起碼是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精英階層。

八十年代,沒有野雞大學,本科畢業生太少,都是天之驕子,說他們是精英階層並不言過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