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埃及(第2/3頁)

“謝謝。”袁忘摸身上,錢包,護照都在,於是晃晃悠悠的下飛機,過海關,走出機場。站在路邊左右看,自己好像應該先去酒店。更應該先去買套衣服,衣服上一身的酒味。

一位本地人開了的士過來:“嗨,鸚哥留須?”

“當然。”袁忘拉開車門坐了進去,開始了自己的埃及之旅。

……

酒店,導遊,駱駝,沙漠……

袁忘沒有被神廟震撼,沒有為金字塔著迷,讓他最感深刻的是沙漠,無盡的沙漠。當然還有氣味難聞的駱駝。

夜宿沙漠,駱駝靠著火堆圍成一圈,不善言語的導遊給火堆添燃料,搭帳篷,盡可能的準備各種食物,袁忘以沙為枕,看著天空的星星。

導遊準備好食物,兩人邊吃著,導遊邊講著他講了幾百,數千次的傳說和故事。袁忘期間打斷問:“有什麽伊迪芙的新聞?”

導遊四十來歲,被袁忘給問住,好久才回答:“沒留意,遊客都喜歡傳說故事,而不是現實。”

袁忘:“拉伊,假設你有錢了,你有什麽打算?”

導遊拉伊笑問:“多有錢?”

袁忘:“比如五百萬美元,一千萬美元。”

拉伊想了一會:“我帶我家人移民。”

袁忘點頭:“理解,發達國家社會利福比較好。”

拉伊:“不,我已經厭倦了這片沙漠,我只是想離開沙漠。”

袁忘好奇問:“厭倦?”

拉伊:“沙漠對遊客來說,代表了新奇和廣闊。對我們來說代表了死亡和了無生機。”

袁忘:“這種想法我倒是第一次聽說。”

拉伊呵呵笑:“我隨便說的。”

袁忘:“沒事,聊天嘛。”

拉伊道:“住在青山之中的人,只要愛護山林,山林饋贈樹木,花朵,食物,陰涼。住在海邊,大海無量,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住在沙漠的人呢?沙漠的幹涸、枯萎沒有帶給我們任何東西,他甚至是我們生存的敵人。我從小的願望就是逃離沙漠。”

袁忘:“或許沒有那麽美麗呢?比如你逃離沙漠,搬家到海邊,海嘯讓你一無所有呢?”

拉伊回答:“最少我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袁忘問:“即使願望並不美麗!”

拉伊點頭:“即使願望並不美麗。”

沉默數秒後拉伊補充:“最少這個願望讓我更努力的工作和生活。”

袁忘明白了,與其說是願望,不如說是目標。自己缺的就是生活目標。人的物資目標很多,比如還上房貸,比如買上汽車,比如買套漁具,比如換塊顯卡。這些對於袁忘目前身家來說都不難。更奢侈的私人飛機等,袁忘本身就沒有興趣。

物資方面沒有追求後,只剩下精神層次。袁忘突然理解柳飛煙為什麽熱衷歐獵,因為這是一個目標和高度,不在於錢,而在於精神領域的事業成就感。但作為一塊爛泥的袁忘,他沒有這樣的理想,也無法樹立這樣的目標與追求。

為什麽富豪們還要工作?不是缺錢,也不是因為子孫缺錢,只是因為他們想工作。工作對很多人來是謀生手段,對小部分人來說是樂趣。

不知道,袁忘想不明白,總感覺未來一片渺茫,沒有明確的方向。袁忘這個年紀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麽。

拉伊聽著袁忘的故事,最後提出自己的建議:“你可以考慮結婚。”

“這是個坑。”

拉伊大笑:“你隨時可以離婚。”

袁忘:“孩子呢?”

拉伊道:“為什麽需要孩子?哦,對不起,我知道了,華人講究傳宗接代。”

袁忘大笑:“傳宗接代,哈哈!這好像也算一個人生目標。”

拉伊道:“我能問個問題嗎?”

袁忘:“請講。”

拉伊道:“你好像有很不開心的事。”

袁忘點頭:“我原本的社會關系很簡單,這幾年來我的社會關系越來越多。伴隨社會關系的發展,出現了更多錯綜復雜的情感。比如我一位很尊敬的人,他自認為為我好,欺騙了我。一位我很尊敬的人,他變成了沒有底線小人。我理解前者,我同時後悔和他們產生情感關系。我也理解後者,但我無法接受後者繼續成為我的朋友。”

袁忘道:“我剛才說我之前關系很簡單,所以這些人在我的社交圈中都屬於比較重要的人。近期這些事幾乎同時爆發,讓我喘不過氣來。除此之外,還有姑娘為了自己的前途離開了我,我在公司裏慢慢的變得不是那麽重要。所有一切結合在一起後,出現一種無法言表的失落感。”

拉伊聽完,呵呵笑:“當說公司,如果一個公司的某位員工對公司有生死一般的作用,這個公司肯定還處於創業階段。成熟的公司少了誰都能自如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