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2/2頁)

電影中的年輕人不敢懈怠,因為他稍有不慎,命運就會滑向另外一個深淵,萬劫不復。

在這有關生存的終極懸念中,每個人的心神都被緊緊地勾著。

他們看著電影中的主角一點點明晰自己的內心,一點點拋棄懦弱,變成一個勇敢的大人。

最終,妹妹的疾病被治好,主角的耳朵也得到了治療。

兩個人渡過了生命中看似無法逾越的艱難險阻,看到了雨後的彩虹。

電影的最後一個畫面,是主角與妹妹一起去海邊。

兩人看著大海,感受著海風吹拂。

主角將那個能夠勾動“預知能力”的手鐲扔向了大海。

——他已經有了足夠的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因此,無論未來是好是壞,他都不再需要額外的能力加成。

銀幕轉黑。

音樂響起。

在電影的結尾,岑訣拒絕了使用英文歌曲的提議,而是付了版權費,買來一首老歌的使用權。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飛翔在遼闊天空。”

歌詞唱的是生命,電影的主題亦是討論“如何更好的活著”。

好好的活下去,不需要“預知未來”的能力,只需要勇氣——去直面困難的勇氣。

語言擁有國界,但電影表達的內容卻是共通的。

等到片尾曲響起的時候,不少觀眾忍不住深呼吸一口氣,仿佛只有這樣,才能將電影所帶來的震撼壓在心底。

電影是生活的隱喻,從電影中,觀眾們找到了自己生活的自己。

電影徹底結束後,主創們站了起來。

制片人、導演、主角、妹妹……

看完一個故事,下一秒,就見到故事中熟悉的面孔出現在身邊,這種失而復得又拉近距離的感覺超乎人的預料。

熱烈的掌聲響徹整個大廳。

觀眾們不知道主角們的名字,於是雜七雜八地喊著電影中角色的昵稱。

等到了最後,也不知道誰起的頭,他們一起喊起了岑訣的昵稱——

“Prince!!!”

掌聲經久未息。

隔壁的觀影廳中,觀眾們看完了那位知名導演的電影,沒滋沒味地走在長廊上,忽然聽到隔壁爆發出的尖叫聲。

“怎麽了怎麽了?”

有經驗的記者露出艷羨的目光:“根據我的經驗看,是這部劇爆了。”

在電影節首映的電影除了主競賽單元之外,還有“一種關注”和“導演雙周”單元,每一天都有許多優秀的電影首映。

在這時候,如果哪一部電影的觀眾反應特別好,則會很快在觀影人群中流傳。

這些電影人中間的輿論,也會影響評審的感官,促使他們認真對待這部電影。

在電影節,往日的名聲累計,會為導演帶來先天的關注優勢,但同時,人們又期望黑馬,渴望黑馬電影帶來超出尋常的意外和驚喜。

顯然,此刻的《預知未來的人》扮演的就是這樣一個角色。

國內時間六月七日晚間,沉迷於“哈哈哈”的國內吃瓜群眾們終於反應過來。

“現在法國時間已經中午了,岑訣的電影已經上了吧,國內怎麽沒有repo,該不會撲了……”

對於電影來說,沒有人討論,有時候比挨罵還要讓人無法接受。

早一天,王芬芬導演的電影在電影節首映,與岑訣不同,王導的電影沒有入圍“主競賽單元”,因此媒體上的評論寥寥,而且非常溫和。

“有沒有在電影節上並且看了電影的人?快來反饋一下吧!平時蹭紅毯人多得很,到了關鍵時刻,怎麽一個人都沒有?”

“我知道一個去現場的,他貌似去看《迷路》了,你們知道,法國知名導演西克森的電影……”

在此刻,國內觀眾才知道,原來岑訣的電影首映,竟然和大導撞了。

“所以有人看完了沒有?到底怎麽樣?”

在觀眾們等了一個小時之後,終於有受邀前往戛納的一位影評人抽空發了一條微博。

【看完了岑導的電影,我只想說,咱們今年說不定這能捧個大獎回去。】

這位影評人平日裏的微博轉贊評數量並不多,僅僅維持在兩位數,但這一條微博一經發出,短短十分鐘,就有超過四位數回復。

樓下的網友都在詢問到底是怎麽回事。

博主抽空回了一條消息,很快被頂到了前端:“就口碑爆了唄,觀眾顧了十多分鐘掌,圍著主創不讓走,主辦方找保安來,這才開了條道。”

“我還再和朋友討論劇情,具體的晚上說。”

等到了晚上,除了這個博主之外,其他觀影人員發回了消息,觀眾們這才接受——

原來,岑訣的電影,真的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