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結局(中)(第2/5頁)

“來了來了!”

徐太傅雖身在高位,實則性情平易,這會兒忙著擺弄書,也沒空將人請進客廳,只搓了搓手迎過來,道:“趕著往外搬書,就沒往廳裏迎,失禮了。咱們就到隔壁坐會兒,喝杯茶吧,這邊請。”說著話,往平素翻書用的梢間走。

進去後親自斟茶,問他身份。

謝巍躬身拱手,姿態客氣,“汾陽王府,謝巍。”

這名字有點耳熟。

祖孫倆迅速換了個眼神,徐太傅面露詫色,徐元娥比他還要驚訝,“你是三叔?阿嫣說的三叔?”

能文能武,瀟灑通達的三叔!

徐元娥記得阿嫣曾在書信中提過一句,說婆家三叔名叫謝巍,精通音律耳朵刁鉆,品評她彈奏的箜篌時極有見底,令徐元娥甚是好奇。後來阿嫣回京,她還多問了幾句,知道這位三叔是個妙人,閑時詩酒聽琴,瀟灑如閑雲野鶴,領兵時亦能雷厲風行,戰無不克。

卻原來竟是他!

少女眸中盡是驚詫,徐太傅卻是持重的,未料謝珽竟會讓三叔親至,忙請入座。

謝巍遂道明來意,說因阿嫣的緣故,楚家和徐家樹大招風,被永徽帝和魏津雙雙盯著,激戰中恐會落入險境,傷及性命。故讓他先潛入城中,安排家眷趁夜離開,藏在謝家準備好的屋宇中,躲避兵鋒。除了徐元娥祖孫,徐家旁人若願意躲避,也可在今夜同去。

畢竟,如今的皇帝早已不是聖明天子,吉甫專權禍亂,太傅之尊也名存實亡,與皇帝的情分漸斷,無需困於虛名。

而戰亂之後,典籍治學等事仍需徐太傅這等大儒操心,合該保全性命。

徐太傅沉吟許久,不願因自身而拖累子孫,起身稱謝。

而後去問府中旁人之意。

上回謝珽陪阿嫣去徐家的城外別苑時,徐太傅曾與他談過一回,知道後生可畏,遠超同儕,早就與家人言明。如今京城危懸,謝珽肯拋卻成見出手相助,予徐家幾分庇護,必是看了阿嫣的面子,徐家原就有意促成徐秉均和謝淑的婚事,哪有不願意的?

遂緊趕著藏好書籍,夜裏悄然出府。

莫儔在魏津稱帝自立時就已回到了京城,這些天將楚家、徐家府邸外都有誰盯著,何時嚴密何時疏漏等事,探得清清楚楚。趁著激戰前兵荒馬亂的夜色將人帶到隱蔽處藏起來,神不知鬼不覺。

翌日傍晚,魏津兵臨城下。

……

禁軍和京畿早已潰敗,精銳亦在對峙中耗盡,守城的兵馬哪怕殊死搏鬥,在大勢已去時也沒能撐太久。

三日後城門被破,滿地狼藉。

魏津引兵長驅直入,奔著皇宮就殺了過去。

禁軍原就疲弱,留在皇宮裏的也只剩些殘兵敗卒,宮人們在聽聞京城被圍時就已設法逃竄保命,這會兒已沒剩多少。僅存的希望徹底破滅,永徽帝自知再無生機,孤身站在含元殿之前,望著自幼長大的巍峨宮城,只覺秋風蕭瑟。

隨後被魏津一箭射死。

魏津則引兵入殿,搜到玉璽之後,將皇後、太子、貴妃、誠王、信王之流盡數誅殺。

反正他早已稱帝自立,反賊的名號揚遍天下,沒打算拿這庸碌無能的狗皇帝做文章,斬草除根還能免去後患。

一夜之間,天翻地覆。

吉甫之流早已藏得無影無蹤,滿城百姓各自閉門掩戶,在殺伐聲裏膽戰心驚。

好在魏津與先前作亂的流民不同。他是武將出身,當了許多年的嶺南節度使,於軍紀上十分看重。且他雖占得先機拿下京城,外頭卻還有謝珽的鐵騎從隴右壓來,不日就能臨於城下。惡戰在所難免,這種時候百姓便是守城的依托,魏津哪敢放肆?

進城之初,他就已下了命令,不許兵將滋擾百姓,只需捉住那些要緊人物即可。

兵將們還算聽話,都沒敢亂來。

拿下皇宮後,魏津沒敢太高興,迅速休整兵馬布防城池。

百余裏外,謝珽親率鐵騎壓向京城北側。

蕭烈在滅了梁勛之後,分兵兩路,一路繞到魏津背後斷其的退路,另一路則折道向西。此時,已然與謝珽事先布下的韓九成、田沖等人合力,領著強兵壯馬,將京城東側收入囊中,守住門戶。裴緹在隴右盤桓許久,仗著劍南早已歸服不敢擅動,自鳳州攜重兵而來,將京城西線守得密不透風。

這都是河東的梁柱,戰功赫赫。

如今三路合圍,只將京城的南門留給魏津,攻城號角吹響時,鐵騎直如黑雲壓來。

魏津既已奪得玉璽,焉能撒手?

嶺南與河東可算一南一北遙遙相望,中間夾著好幾位節度使,此前除了彼此謀算之外從未當面交過手。

河東的戰績無需多言,謝珽先是橫掃隴右,後又拿下宣武,鐵蹄過處所向披靡。魏津固然不及他名聞四海,卻也是雄踞一方的老將,多年籌謀費盡心血,這回雖在淮南碰了釘子,在山南兩道卻勢如破竹,後又搶先攻克京城,奪得玉璽,嘗到了入住皇宮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