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私聊2(第4/4頁)

然後一發不可收拾,那些文人學子自恃有才,看了之後技癢,大多還愛留兩筆,或題詩,或留評,或對字對文或對酒樓菜品,最後連評酒樓桌椅板凳的都有。

可見這些人多閑,多愛表現,多愛互動。

因為武梁的字不好,所以她刻意的寫花體,把字寫得象畫的。大多時候她只畫插圖,字泡泡讓酒樓各人執筆,男女老少,字缺胳膊少腿兒都不怕,更顯本真。

其實評價嘛,說好的說孬的左不過那些,其實武梁覺得這玩藝兒它受歡迎,本質上是因為中間隔三差五的歡樂小段子吧?

反正後來留評的人源源不絕,貢獻小段子的人也不在少數。當然也有回頭客認真來翻閱,想找一找自己當日的留評有沒有躍然紙上。——不知是不是想討稿費?

畫冊也成酒樓一個特色。

特色是特色,客源才是關鍵。酒樓和馬車行一直保持著持續的友好合作關系,給馬車免費換新的車簾,給車夫送新的衣褂,當然上面都有成兮酒樓字樣。跟馬車行老板簽好協議,一年四套衣褂白送,兩套車簾更換,當然也必須穿足掛滿一整年,否則退兩倍物料費用。

所以後來也有酒樓想如法炮制,可惜為時已晚。當然成兮酒樓是因為位置偏僻才需要這般宣傳宣傳的,你處在熱鬧大街上的店面,其實也不必在這方面花費很多吧。

另外一個武梁主攻的,其實是散漫的人力車夫。他們但凡送個客人到成兮,都可以免費領一個燒餅,偶爾也有點心或打包好的剩菜。

總之有燒餅做基本款勾引著,那些閑來無事的車夫,很願意把客人往這邊送,很積極的幫忙拉客:飯點了,客人吃不吃個飯啊,去成兮酒樓啊。

有時候他們甚至願意免費送客人過來。反正既然拉不到人賺不到錢,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出把子力氣賺個燒餅也是好的嘛。

……

酒樓的其他小動作也不斷,所有的節氣都有活動,所有的外賣都附送自制卡片,時常有各種名目的行業聚會,發起人?匿名,參與者?愛來不來,不來你不怕錯過什麽嘛?

成兮酒樓位置偏僻嗎?只不過大門離熱鬧大街拐了個彎而已,又不是遠,來慣了走熟了路,這地段熱鬧了,就不會覺得偏了呀。消費是有習慣的,來了一次的,大多第二次的時候就覺得駕輕就熟,路也不遠了,地也不偏了,一切好說了。

酒樓生意越來越上軌道,有第一天的大咖露臉,沒有人來砸場子,生意做得順風順水。

程向騰隔了很久又來了一次,但武梁不待客,左院緊閉,他連面兒都沒見著。

當然他也沒玩翻墻啥的把戲,心裏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是很滿意的。她就在那裏,沒和別人亂熱乎,老老實實待著,程熙來看過她,兩人玩得很樂呵。這,也很好嘛。

鄧隱宸果然沒幾天便整軍出發離了京,武梁沒見他,當然也不回復他什麽話。打仗啊,那麽好玩的?再回京沒有一年也得半載,沒準會要三兩年呢,時移事移,到時候誰知道是個什麽情況,到時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