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小兵(第2/2頁)

“而且不止一具”

石泉這才將手裏的第二對兒盆骨放在裹屍袋上,“這裏可能是個掩埋坑!”

“挖出來就知道了。”

大伊萬招呼何天雷一起,揮舞著工兵鏟沿著石泉剛剛挖開的區域繼續擴大挖掘範圍,而艾琳娜則過來幫忙一起清理屍骨。

隨著大伊萬兄弟倆不斷擴大挖掘範圍,地上擺著的裹屍袋也越來越多,但無一例外的,這些屍體竟然都是孩子,而且他們的死因也出奇的一致,幾乎每個人的頭上都有彈孔!

“尤裏,你覺得這會不會是屠殺?”艾琳娜一邊問著一邊拉上了裹屍袋的拉鏈,這已經是第8具屍體了。

石泉輕輕搖頭,“看得出來這裏應該是被當作墓地用了,基本上兩三個孩子被埋在一起。我可不認為德國人會做的這麽細致。”

話說到一半,石泉終於挖到了那枚白色箭頭,“兄弟們,發現點兒特別的東西。”

等所有人圍過來,他這才輕輕撕開裹了不知道多少層的帆布,最終從裏面取出個圓形的鐵皮盒子。

這盒子保存的非常好,盒蓋的縫隙處甚至還被浸了蠟油的紗布包裹了一圈。這恐怕已經是在當時的戰場上能找到的最好的防水措施了。

在眾人期待的注視下,石泉小心翼翼的撕開蠟封打開盒子。但出人意料的是,這盒子裏僅僅只有一個黃皮本子。

重新換上一副幹凈的手套,大伊萬在石泉的示意下掀開了本子,“1941年7月,接收信件173封,發送信件206封。”

僅僅讀了一句,大伊萬便擡起頭肯定地說道,“這是蘇聯紅軍通信兵的記錄本,統計收發信件內容的。”

一邊說著,大伊萬還指著本子上密密麻麻的記錄道,“他們會詳細的記載每封信是否送達,以及收信人是誰,發信人又是誰。”

“為了藍帽子的查驗?”艾琳娜用極為肯定的語氣問道。

“一方面確實如此”

大伊萬點點頭,“不管在哪個國家戰時管制通信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另一個原因也是為了統計送達情況,畢竟在那時候,從後方寄過來的一封信能很大的鼓舞一線的戰士。”

說到這裏,大伊萬隨意往後翻動了幾頁,“1941年9月,接收信件261封,發送信件228封。看來當時他們的兵力得到了補充,然後就被調到了這片戰場。維亞濟馬至布良斯克戰役總共也就打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而已。”

繼續往後翻,大伊萬卻愣住了。

“怎麽了?”

“1941年10月22日,接收信件0,發送信件0,我們被包圍了,所有通信兵都被派上戰場,雖然他們平均年齡都還不到12歲。”

大伊萬讀完,從本子裏拿出一張黑白合影,“應該就是這些孩子吧,那場戰役是10月23號結束的,換句話說,他們是在戰線崩潰的前一天匆匆掩埋了這些小士兵。”

石泉接過照片,黑白色的合影裏,一群半大的孩子靠在不遠處那座坦克碉堡的後面。每個孩子的身上都罩著一件雨衣,雨衣之下是個大的遠超他們瘦弱身體寬度的郵包。

將照片還給大伊萬,石泉抽出密封袋裝上幹燥劑,然後示意大伊萬將其裝進去,“繼續挖吧,讓伊戈爾的人過來幫忙。”

大伊萬點點頭,裝好記錄本抄起手台開始呼叫伊戈爾。後者在得知他們的發現之後立刻派了一批人過來,同時還十分上路的把和他們一起行動的電視台記者給帶來了。

將接受采訪的工作丟給艾琳娜,石泉等人和山谷搜索隊的志願者一起繼續挖掘著掩埋坑裏的屍體。僅僅不到10米長的戰壕墓坑周圍出現的裹屍袋越來越多,帶給眾人的震撼也越來越多。

根據趕過來的劉小野和山谷搜索隊裏的一位職業法醫判斷,這些屍體裏年齡最小的只有五六歲,年齡最大的也沒有超過15歲!

挖掘現場的邊緣,石泉先是看了眼輕松應付采訪的艾琳娜,然後又把注意力轉移到了那21個裹屍袋上。

山谷的搜索隊長伊戈爾不知道什麽時候湊了上來,“他們已經在這裏等了太久了,該有人帶他們回家了。”

“這就是戰爭,對吧?”石泉喃喃自語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