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河灣的第一個發現(第2/3頁)

等到這台自行火炮裏外裏被沖洗幹凈,強風機再次啟動,將上面的水漬也全都吹的一幹二凈。

還不等強風機徹底停止工作,大伊萬已經動作麻利的跳上了坦克底盤,用一截紅色的粉筆頭在坦克炮塔上殘存的盾形徽章標記周圍畫了個圈,“缺了右上角的盾牌以及鑰匙標志,這是LAH師的徽章!”

“真是難得”

石泉忍不住感嘆,SU-76i和SU-76可是有著天壤之別。更前者基本上屬於用繳獲來的德軍三號坦克臨時改裝出來的應急自行火炮,總共也只生產了200台上下,而後者則是蘇聯在T-70坦克底盤上發展來的,截止到50年代初,總生產量超過了一萬四千台!

如此懸殊的產量本就已經讓SU-76i存世量格外的稀少,更別提眼前這台還印著LAH師的標記!

這說明什麽?說明它在被蘇軍繳獲改造成自行火炮之後,在某次戰役中再次被德軍繳獲並且充當了自己的裝備!這一點從炮管上依稀可見的“su-76i(r)”編號就可以作為最有力的證據。!

不管是石泉、大伊萬,還是艾琳娜兩姐妹乃至博斯克的其他員工,但凡對這台自行火炮的歷史稍有了解的,無不在暗嘆好運氣。別的不說,僅僅這台自行火炮,就已經徹底賺回了之前投入的所有成本!

“如果烏克蘭的同行們舍得投入成本,這台寶貝肯定輪不到我們。”艾琳娜感嘆道。

“都不用多了,但凡他們有20萬美元肯定直接移民美國了,怎麽可能冒著賠本的風險來這個挖河道。”

大伊萬一邊說著一邊繞著第一件戰利品轉圈子,“外觀看起來沒有什麽損傷,看來應該是LAH師為了過河主動沉進去的。”

“換成我肯定也會先用繳獲來的武器裝備鋪路”

石泉一邊說著,一邊接過劉小野送來的保鮮膜,和艾琳娜一起爬上底盤,將炮管和炮塔上的塗裝仔細的包裹好,最後又用帆布將其裹了一圈這才算徹底松了口氣。

這台SU-76i的價值有一半來自其本身少的可憐的產量和存世量,而另一半,甚至另一大半,則來自這兩組塗裝。用保鮮膜和帆布將其遮擋起來除了避免陽光直射加速它們的氧化,也有擋住有心人的目光的打算。

“如果按你的思路,這條河道裏說不定還有更多被LAH師挑選後放棄的坦克。”艾琳娜挑著眉毛說道。

“而且應該就在剛剛這台自行火炮的附近。”

何天雷近乎肯定地說道,“他們既然是想鋪路,肯定會集中一條線來鋪,我覺得接下來可以重點找找出土點附近。”

“說的有道理”大伊萬點點頭,“等下要不要用掘壕機挖挖一條水渠過來?只有不到300米而已,這樣能省不少事。”

“在人家小鎮中間挖一條水渠?虧你想的出來。”石泉咧咧嘴,這餿主意也就大伊萬想的出來。

“挖淺一點不就行了?”大伊萬卻是信心百倍,從懷裏掏出一沓美元走向了圍觀的居民,輕而易舉的談妥了這筆小生意。

在付出了不到5000美元的小代價之後,兩條僅有一米寬半米深的水渠迅速成型。河水順著其中一條水渠被重新引過來沖刷著剛剛出土自行火炮的河道淤泥,隨後又在水泵的帶動下,帶著淤泥沿著另一條水渠回到河裏。

趁著何天雷帶人忙活的同時,石泉卻示意大伊萬和艾琳娜以及娜莎跟著自己回到了房車。

“怎麽了?”大伊萬不明所以的問道。

“請教個問題”

石泉拿起筆,在仍舊鋪在桌子上的衛星地圖上畫出了剛剛在自行火炮上看到的LAH師的徽章,“你們誰知道這個徽章的來歷和含義嗎?”

這個偏門的問題雖然難住了大伊萬,但卻沒有難住作為二戰歷史研究員的娜莎,只見她用筆指著石泉畫出來的徽章解釋道,“這枚盾牌標志右上角缺口代表裝甲師,如果是左上角缺口,則代表裝甲擲彈兵師。”

“那這枚鑰匙呢?”石泉繼續問道。

“這是因為這支部隊的首任師長是迪特裏希”娜莎回憶著自己了解到的知識,猶豫片刻後說道,“我記得好像是他的名字在德語中有‘偽造的鑰匙’或者‘撬鎖工具’的意思,所以才有了這麽個標記。”

“尤裏,你把我們叫過來就是為了問這個?”大伊萬不明所以的問道。

“你們等一下”

石泉說完,起身走進臥室,不多時便取回來一把尺長的銅鑰匙,“這是我們在地球儀裏發現的鑰匙,當然,這把同樣也是書香復刻出來的,但你們不覺得它和LAH師的徽章裏這枚鑰匙很像嗎?”

其實不用石泉解釋,幾乎在他亮出來那把鑰匙的時候。大伊萬等人就已經猜到了石泉想要表達的意思。

“這……是不是太牽強了?”艾琳娜斟酌著字句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