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兩種可能(第2/3頁)

直等到房門從外面重新關上,在座的幾個人又把視線挪回了手中的相冊上。

這兩百多張照片拍攝的內容幾乎記錄了PQ17船隊從出發到遇難的全過程,裏面有幾乎每條船上的海員和他們的商船合影,有船艙裏那些軍事裝備的照片,也有這支船隊被陰國皇家海軍拋棄之後,那些本該保護船隊的軍艦倉皇逃離留下的背影,更有這位記者身處的那條商船被攻擊之後起火的場景。

隨著相冊一頁頁的往後翻動,拍攝的內容也變成了海員們從船艙往冰面上卸坦克和卡車的瞬間,以及僅有的20來號人在雪地上一邊畫著什麽一邊討論的鏡頭,更有這二十幾名水手在一輛謝爾曼坦克上的合影以及坦克開火瞬間,照片角落隱約可見的德國潛艇。

而在相冊的最後,則是一些德國潛艇兵端著MP40沖鋒槍押送著高舉雙手的美國水手登上那艘冒著濃煙的潛艇的背影。

將厚厚的一本相冊翻完,安德烈拿起那枚戒指,“這東西還有這些照片,我會安排人送到美國的,等我的那座新博物館建成之後,他們還會出現在博物館的幕墻上,希望陰國人能喜歡。”

“他們肯定喜歡的咬牙切齒”石泉笑著調侃道,幾乎都不用猜,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商人,安德烈絕對不會輕易做這種得罪人的事情,他肯定得到了更高一個層級的人的暗示或者好處,才會這麽不遺余力。

至於這背後還藏著多少其他的交易,石泉卻是根本懶得浪費腦細胞,好好看熱鬧就夠了,反正被打臉的又不是自己。

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照片,已經在安德烈家裏蹭吃蹭喝幾天的石泉滿意的將相冊裝進自己的包裏告辭離開。

前者自然也沒有挽留,直接安排了一架直升機,把石泉和艾琳娜送回了貝加爾湖畔的雷達站。至於娜莎和大伊萬,自然是要跟著一起的,他們很快就要出發去緬甸,但眼下卻一點兒線索都沒有呢。

僅僅只是去後山看了眼被安德烈送回來的那台豹式坦克,石泉便立刻帶著眾人鉆進了頂樓陽光明媚的會議室。

“好消息是,呂谷先生為我們提供了足夠多和駝峰航線有關的航線圖”石泉一邊說著,一邊從小推車上搬起來厚厚的一摞档案袋放在了桌子。

“這是當時那架運輸機失蹤前後一周,葡萄縣塔台的所有航空記錄,都是原件。”艾琳娜將第二摞档案袋搬到了桌子上。

何天雷緊隨其後搬起一摞档案袋,“這是從1945年開始,一直到2008年,呂谷先生一家人組織過的尋找軌跡,葡萄縣方圓100公裏的原始森林和山區、河道他們幾乎都已經找了一遍。”

“還……還有嗎?”娜莎咽了口唾沫,幹幹巴巴的問道。

“剩下的這些,都是呂谷先生祖父生前戰友們寫的回憶錄,或者關於那架失蹤運輸機的去向猜測。”

“從1945年到2008年,呂谷先生找了半個多世紀都沒找到。”大伊萬說到這裏看向石泉,“現在我們要從這些已經被他們研究過無數次的資料裏找到那架運輸機?”

“總要試試才知道。”

石泉一邊說著,一邊用遙控器打開了投影儀,離著窗戶最近的劉小野和鹹魚立刻拉上窗簾擋住了明媚的陽光。

“根據呂谷先生單獨提供的那幾本筆記,我們現在至少有一條線索是確定的。”

石泉用激光筆指著投影儀打出來的高清地圖說道,“首先,那架飛機是從我們華夏的中甸起飛,也就是今天的香格裏拉。

在起飛之後,運輸機要穿過金沙、瀾滄和恩梅開這三條大江大河。在沒有衛星導航的那個年代,這三條河和周圍的山脈一道構成了重要的航空地標。當時的美國飛行員,就是靠著這些天然的地面指引值飛駝峰航線的。”

說到這裏,石泉將畫面切換到了那架照片裏的運輸機,“我們要找的這架機身上畫著投彈兔八哥的C46,當時本來是準備從葡萄縣中轉,然後飛到牛尿國的薩地亞。但因為大霧,這架運輸機剛剛向塔台匯報已經飛越了恩梅開江準備降落,便徹底沒了消息。”

“看來你已經大概有了猜測?”大伊萬第一個注意到了石泉臉上的自信表情。

“兩種可能”

石泉將投影儀畫面重新切回衛星地圖,“第一種,因為大霧的影響,這架飛機其實根本沒有抵達恩梅開江,而是僅僅飛過了華夏的怒江。簡單的說,它在錯誤的位置用正確的操作準備降落。

鑒於這架飛機是突然沒有信號的,我猜測他很可能是因為高度不夠撞到了那座山上。”

“第二種可能是什麽?”娜莎緊跟著問道。

“第二種可能,他們迷航了,根本就沒出現在預定的航線上。”石泉用激光筆在衛星地圖上劃了條線,“隨便舉個例子,原本應該從中甸往西偏南30度左右的方向直飛就能抵達葡萄機場,但因為中途需要繞開山峰或者氣流,這架飛機的航向很可能在繞路的同時不知不覺的已經偏移了原來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