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5頁)

“這空間與我的玄池相連。”

謝青鶴感覺到空間與自己無比密切的聯系。

就如同人知道自己的手指是什麽,有什麽用途,這空間與玄池的關系太過密切,親密得仿佛謝青鶴身體的一部分。就在空間與玄池取得聯系的這一個刹那,謝青鶴自然明悟了許多事機。

這一方空間與謝青鶴的玄池共生同長,玄池內的真元越充沛,空間裏環境越靈動。反過來,人在靈氣充沛的空間裏修行,修為提升的速度也會比外界更快。這是個循環疊加的大利環境。

升級後的小木屋不再破破爛爛,勉強達到了謝青鶴的居住標準。

謝青鶴在歪脖子樹下幕天席地坐了整整八個月,能有個屋子窩著,它不滋潤麽?

盤算著要好好布置自己的練功房與靜室,謝青鶴走進木屋,發現屋內擺設非常簡單,只有一間起居室,擺著一張小榻,榻上放著一個看上去非常舒適的蒲團。

屋內兩扇門,一扇門裏是逼仄的臥室,另一扇門則是藏庫。臥室沒有被褥寢具,連盞油燈都沒有,藏庫裏更慘,連個光禿禿的書櫥都沒有,四面不著,全都是空蕩蕩的。

這和謝青鶴初入祖師爺空間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他還記得自己初次踏入祖師爺空間的神妙感覺,同樣是逼仄的小屋子,祖師爺空間裏被塞得滿滿當當的,臥室裏有三卷書,一盞碧玉燈,藏庫裏則是放得整整齊齊的幾面書櫃,藥屜子裏放著各類珍貴的藥材……

祖師爺空間裏的一切典籍丹藥,並非空間所贈,一書一物,全都來自於葉祖師的遺蔭。

謝青鶴還記得自己初次在藏庫裏翻到各類經典,誦讀時口齒留香的驚喜與恍悟。

寒江劍派知寶洞裏藏著許多秘本典籍,與祖師爺空間裏的珍藏又絕不相同。葉祖師在空間中留了修行秘籍,留了各類珍材秘寶,留給後輩弟子截然不同的另一種人生。

朝聞道,夕死可矣。

葉祖師遺寶惠及後人,我又能給後輩弟子留下些什麽呢?

謝青鶴素來只修自家,不管人家,今日看見空蕩蕩的屋子與藏庫,心中油然生起一股使命感。

當天下午,謝青鶴就用青石鑿碑,在木屋中堂供上了“天地”二字。

他將蒲團放進屋內,每日行功時對著堂上天地二字。

挪進木屋修行之後,謝青鶴也能清楚地感覺到在空間修行的好處。

聚靈更迅速,雜念越發地少,修行提升一日千裏。

他的修為提升得越多,壓制體內諸魔的能量越多,身體負荷越小。

以謝青鶴估算,照著這麽下去,也許再過十年二十年,他就能恢復全盛時期的狀態,能夠光明正大地返回寒江劍派。

師父還在,師弟也很乖。

一切都與未發生變故的三年前一樣。

然而,計劃都很好,變故隨之而來。

不過短短十日之後,謝青鶴就感覺到了瓶頸。修行速度再快,境界無法再提升。

死死禁錮著他修行的元兇是不夠堅固的玄池。謝青鶴想起那日在酒樓入魔的經歷,不管是李錢、盧淵還是被他幹脆燒成飛灰的麻呂亞,都成為修葺堅固玄池的一部分“磚”。

如今他所需要的,正是這個!

入魔不耗費任何時間,理論上來說,只要謝青鶴心志足夠堅韌,一天就能處理好所有魔類。

然而,介入他人的人生,承繼他人的記憶、情感,太過耗費心力。謝青鶴自認為心志堅毅,也不敢太過挑戰底線。他知道自己體內的魔類多如沙礫,盡量尋找身攜殺氣、有著冷血殺手特征的魔類入魔,這種與“麻呂亞”類似的魔類,他可以毫不留情地處決對方,換取填進玄池的“磚”。

一日之間,閱盡世間極惡。

謝青鶴自問也算見多識廣,遇見這一波惡到墮魔境界的變態,也覺得五花八麽、大開眼界。

他很難理解這群人的思維方式,也無法與之產生共情,裁決起來毫不留情。

然而,他對惡人沒有同理心,也不帶一絲感情,可他要裁決這群人,同樣要入魔,要進入他們的人生,盡知他們的想法與記憶,很多時候,謝青鶴都會用第一人稱視角去面對記憶中曾經的受害者。

這樣的入魔不花費時間,消耗的是謝青鶴的心力。

燒毀八十余條邪惡的地魂之後,謝青鶴內視自己玄池裏多出來的磚,覺得自己需要歇一歇。

他知道虛偽的入魔沒有任何意義。

可是,以局外人的角度,明明看見了一場可以阻止的悲劇,你會出手嗎?

那些記憶裏的人與事或許都已逝去了幾百上千年,可他們都曾經真實的存在過。花是香的,蜜是甜的,少女的淚珠是苦的,離人的悲傷也那麽刻骨銘心。你會不會想讓好人得好報,壞人受懲戒,有情人終成眷屬,有德者高居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