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第4/6頁)

除非和謝青鶴分手,站得更遠一些,否則,這是死結,伏傳只能面對。

不等謝青鶴說話,伏傳已經伸手抱住了他:“我知道。若我也不配大師兄,世上再無人堪配。大師兄,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謝青鶴摸摸他的腦袋:“嗯。從相識到現在,我從不曾失望。你很好。”

龍城,未央宮。

兩個穿著灰衣的宮監靜悄悄地進門,悄無聲息地將殿內所有燈燭點燃。

已經到了傍晚,皇後宮中的大太監探頭探腦往殿前看,守在門口的大內總管則悄悄搖頭。

自從六年前皇帝意外斷了脊柱之後,皇帝就再也沒有往後宮去過。這麽長時間過去了,所有的寵妃都歇了菜,也就是皇後還不死心,每逢初一十五,都會派大太監來太極殿看一眼。

按照後宮規矩,每個月的初一十五,都是皇後的日子,皇帝必要去皇後宮裏。

就算皇帝受傷不良於行,不再臨幸後宮了,每逢初一十五,也會讓人送些禮物去皇後處。

就是憑著每月兩次的賞賜,皇後守住了後宮正位的尊嚴,牢牢地掌控住了後宮勢力,沒讓後宮生亂,哪怕皇後無子,幾位妾妃所出的皇子日益長大,靖□□的後宮卻非常安生。

過了一會兒,殿中響起皇帝的聲音,大太監連忙進門聽旨。

待大太監出來的時候,早有準備好的賞賜連帶著皇帝口諭,一起往長秋宮送去。

皇後宮中的大太監就嘆了口氣,搖搖頭,跟著往回跑。

皇帝不臨後宮,後宮自然也有怨言。

只是皇帝斷了脊柱,壓根兒都站不起來了,後宮再哀怨又能有什麽用?

皇後與幾位有子嗣的後妃口口聲聲都在維護皇帝尊嚴,反手打壓無子有寵的妃子毫不手軟。這麽多年過去了,皇後的地位穩如泰山,她才是最不希望皇帝突然往後宮跑的人。

“娘娘,聽說宮門下鑰不久,三爺遞牌子請見,陛下就命令開了宮門,請三爺進殿詳談。”大宮女湊近皇後耳邊,小聲稟報。

皇後拿珍珠粉敷著臉,說道:“知道了。”

“這麽晚了,也不知道那三爺是要怎麽孝敬陛下。”大宮女口氣裏帶了一絲酸氣。

“他怎麽孝敬陛下,輪得到你琢磨?”皇後也沒有生氣。

皇後當初曾想過將這宮女獻給皇帝固寵,來不及實施計劃,皇帝先出了意外。大宮女還心心念念要去皇帝身邊侍疾,這麽多年過去了,仍是癡心不忘。

有這麽一段往事在,皇後對她頗為容忍:“以後不許再說了。下去吧。”

打皇帝登基開始,身邊就有年輕漂亮的寵臣出入,走了一位束二爺,又來了一位李三爺。

皇後從來不吭聲。所謂寵臣,既不能生皇子,更不會進後宮。滿宮寵妃的時候,皇後留著那位二爺與後宮寵妃分寵,如今皇帝連後宮都不進了,她去招惹那位三爺做什麽?嫌自己好日子太長了?

另一面。

李南風拿著伏傳親筆信,匆匆忙忙走進殿內。

宮監幫著他解下禦雪的鬥篷,他回頭就看見皇帝一手抵著下唇,輕咳著緩解肺部的不適,仍在低頭伏案,批閱堆積成山的奏折。

“陛下辛苦。”李南風說話時帶著一絲怒氣。

幾個宮監見勢不妙,連忙退了出去。

皇帝擡起頭來,眉目疏朗慈和,還帶了一絲溫和,問道:“誰又惹你生氣了?”

李南風氣沖沖地上前,呼地把那封信摔在了禦案上。

信封順著禦案飛了出去,落到了地上。皇帝腿腳不便,坐在禦座上勾了勾,沒能勾到那封信。

看見皇帝艱難的動作,李南風馬上意識到自己過分了,他連忙上前把那封信撿起來,順勢跪在皇帝身邊,低聲說:“二師兄。”

“沒事。”皇帝將信封拆開,看見伏傳的筆跡就笑了笑,“字有進益,是跟著大師兄學的吧。”

他看信的時候,李南風就忍不住罵人了:“他跟在大師兄身邊,就沒跟大師兄學到一分道理!把苗疆幾個鳥人挪到北地之後,天天使人來傳話,管這管那,從頭管到腳,恨不得派個‘欽差’到我跟前豎著,耳提面命!——好嘛,他是掌門弟子,他說話,我一個被放逐的罪徒豈敢不聽?”

“如今出了點破事,我專門叫人去請示他,他倒是會訓誡人了!”李南風氣得拍桌子。

皇帝將整封信看了一遍,說:“他起先給你寫的那封信呢?”

李南風沒好氣地說:“早燒了。留著抱蛋呢!”

皇帝低頭看著那封信,說:“我記得他最先給你寫來求情的那封信,措辭也是很客氣恭敬的,並沒有拿著掌門弟子的威風。”

“那時候他寫的是私信,自然不敢拿喬。”李南風說。

“這封信……也是很客氣的。若以掌門弟子的身份來說。”皇帝將書信再看了一遍,“我如今有兩個想法,你聽一聽,覺得哪個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