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大爭(24)(第3/7頁)

伏傳嘴裏答應,實際上也不想讓人抱著,一閃身就跑出門去,女管家只得匆忙去追。

陳氏也沒怠慢留在屋內的謝青鶴,一遍一遍叫下人送吃食玩意兒,哄著謝青鶴消遣:“你姑父精力不濟,叫他小睡片刻。你若是累了,不妨也眯一會兒。”

謝青鶴問道:“我聽姑母說小姜夫人,那位與阿母是同族本家麽?”

陳氏才突然意識到這事麻煩了!如果小姜氏真的有問題,這件事跟姜夫人脫得開關系嗎?!

她有些焦慮地在袖中握了握拳,解釋說:“我與你姑父多年不得子嗣,便張羅著替他聘娶良家淑女為側。我與你姜氏阿母走得親近,探知她家中有年紀合適的閨秀,便千金求聘家來……”

小姜氏還真的就是姜夫人的本家。只是姜夫人在陳家做主母,小姜氏卻在詹家做妾,兩位姜家女的身份肯定不會太親近。但凡姜夫人與小姜氏血脈親近些,詹家都不敢讓她做妾室。

這都是世家婚聘的潛規則,不必陳氏詳說,謝青鶴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謝青鶴偏頭去問門前立著的陳利:“巫女那邊問出結果了嗎?”

陳利答道:“還沒來報。只怕沒有那麽快。”

田文在這兒待得不大痛快,陳氏接了妾室來往,他是肯定要走避的,一會兒進屋,一會兒躲屏風後邊,困在後宅陰謀的感覺讓他特別窒息。他出來請示道:“小郎君,某請命去問供?”

謝青鶴也很關心那巫女的供詞:“勞煩許章先生。”

見謝青鶴準許,陳氏也點了頭,下人才肯把田文引去訊問巫女的別室裏。

陳氏等得心如火焚,還能穩穩地坐著,陪謝青鶴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話。她這時候看著清醒,說話全然不過腦子,倒是跟謝青鶴說了不少往事。

謝青鶴才知道陳叢原本有四個姑姑,陳氏並非最長,最大的姑姑七歲就折了:“兵災也是沒奈何,我那時候小,家將將我塞在懷裏,輕松帶了出去。阿姊年紀大了,跟阿父同騎逃生——據說啊,阿父是最心愛她的,偏生不幸傷了馬腿,只能步行。阿姊自認累贅,趁著阿父殺敵時趟入亂陣中,阿父就再也找不到她了……阿父到死的時候都心心念念要把阿姊找回來。其實,家裏老人說見過阿姊的屍體,只是不敢告訴阿父。這事我們都知道,你阿父也知道,就不肯告訴你祖父罷了……”

謝青鶴不大相信七歲的小孩能在兵災中那麽冷靜地赴死,但,這事真相如何,也實在不重要。

沒序齒的大姑姑早已成灰,祖父陳敷也已經死了五六年了。

陳氏又說剩下兩個妹妹的死法。一個是養到了十二歲,生了一場病,叫了大夫神婆來看,藥湯喝了,神婆給的迷藥也吃了,終究沒治好。另一個養到了十四歲,陳敷給她找了夫婿,是想與交州許家聯姻,這女郎死活不肯,非要嫁給單煦罡——單煦罡是陳起的家將,一介庶人,陳敷自然不肯。

“若不是你阿父護得緊,哪兒還有如今威名赫赫的單將軍?早被阿父殺了。”陳氏說著嘆了口氣,“你那小姑姑性子太剛烈,聽說阿父要殺情郎,當天晚上就用一把剪刀插了脖子。我們趕到的時候,她半個脖子都是豁開的窟窿。根本救不得了。”

這些往事就與陳叢此後的記憶逐漸連了起來。

難怪單煦罡終生未娶,浪蕩一生,難怪單煦罡對陳起始終忠心耿耿,原來還有這等傷心前事。

陳氏說話完全不過腦子,說完了又覺得失言,有些懊惱。謝青鶴察言觀色,岔開話題跟她說了些詹玄機的傷情病理,話題引到了巫毒之上。陳氏才終於問了最重要的一件事:“這些玄奇鬼神之事,你們姑父尚且不懂,你與雋郎兩個小兒,從哪裏學來的這等見識?”

在陳氏的心目中,詹玄機就是天底下最聰明最有學識的男人了,沒有她丈夫不懂的事!

謝青鶴解釋說:“家裏書庫藏書萬卷,兒與雋弟少少讀通了些。”

陳氏才恍然大悟:“阿父從前收了許多看不懂的竹簡皮子,他們讀過書的人看不懂,倒是你兩個不讀書的看懂了。可見認字也不是多重要的事。”

陳氏是個典型的睜眼瞎,打小不讀書的女郎,謝青鶴也不好反駁她,只好笑一笑。

正說著話,有侍女進來低聲回稟:“夫人,雋小郎君與小姜夫人一並來了。”

陳氏心知不妙。如果小姜氏沒問題,小侄兒肯定是獨自回來。如今兩人一起過來,肯定出事了。她不欲在屋內問話吵著正在休息的詹玄機,起身出門,這時候還在中午,天就黑了大片,細細碎碎落下雪花,陳氏連忙去護著伏傳,用袖子替他擋著雪:“怎麽不叫下女打傘?”

“姑母,我在她屋內發現了一盆臟灰。”伏傳轉身招呼下人把火盆端過來,“尋常物件燒成灰燼或為漆黑灰白之色,若是欲色贓物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