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大爭(35)(第2/5頁)

他倆的默契養了幾十年,謝青鶴探路速度飛快,伏傳跟著攀爬也沒遲疑,一前一後,如履平地。

陳利只擡頭看了一眼,謝青鶴與伏傳已經距離他三五丈遠,等他弄清楚謝青鶴與伏傳攀爬的技巧默契時,謝青鶴與伏傳已經出去快十丈了。

陳利能爬這類山崖。

但是,以他的體力,不足以支撐到一個時辰之後,也完全跟不上謝青鶴與伏傳爬山的速度。

伏傳還抽空回頭對他揮手,喊道:“回去吧,別跟啦。跟不上啦!”

陳利都來不及難過,那邊謝青鶴已經翻過了第一片陡坡,暫時站在了一尺寬的小巖石上,居高臨下地看著他,對他做了個“去”的手勢。這是非常明確的命令。

陳利權衡片刻,只得原地止步,翻身落回山地之上,屈膝拜道:“小郎君萬事順遂。”

謝青鶴伸手拉住爬到身邊的伏傳,二人同時沿著山壁轉身,很快就消失不見了。

在裏梁山的山脊上行走,不說荒無人跡,連鳥獸都非常稀少,只能偶爾看見一些爬蟲與巖蛇。

謝青鶴雖是不修之體,自幼習武也能扛得住山脊上的寒風與稀薄的雲氣,尋常人氣短,習武之人氣長,行走時也很迅捷。只是相比起打小修行的伏傳,皮囊上的不足就差了十萬八千裏。

謝青鶴並不避諱在伏傳跟前露出羸弱之色,覺得有些累了,就跟伏傳商量:“你來探路?”

“嗯。”伏傳馬上就與他換了位置。

謝青鶴就只管跟著伏傳的腳步往前走,他很信任伏傳,自然走得輕松。

沒多會兒就聽見伏傳說:“是不是得走到那邊再下去?”

謝青鶴擡起頭來,順著伏傳手指的方向望去,這一日晴空萬裏,裏梁山脊上也能看出去很遠,山勢蜿蜒而上,直入雲霄,遠處的山脊就像是通往雲層的一條天路:“是那個方向。”

“望山跑死馬,這都差點望不見了,走過去得多久啊?”伏傳苦惱不已,“這光溜溜的山脊上什麽都沒有,水都沒有,包袱裏就帶了點曬幹的米粉和肉幹,水囊裏還剩半筒水……”

“山下都有。”謝青鶴經常翻山越嶺,走正常人不會走的路,已經走出了經驗。

伏傳霍地刹住腳步,回頭看他:“下山去弄水弄吃的?”

謝青鶴低頭在地上搜尋片刻,彎腰拾起一枚菲薄的石子,指尖輕彈,那薄薄的石子就在雲氣中翻滾了數十丈遠,就如同在風中飛旋不落的黃葉,輕盈而逆天。

“登雲術。”謝青鶴摸摸小師弟的腦袋,“小師弟這麽聰明,想來不怎麽費事就能學會。”

“這世上究竟有什麽是大師兄不會的啊?”伏傳微訝的嘴角還未合攏,先被謝青鶴的說辭震得興奮不已,小臉微紅,“這門翔空術不是隨著飛鳶術一起失傳了嗎?大師兄什麽時候復原了傳承?”

“陳家書庫的桑山舊藏裏有些好東西。”謝青鶴說。

“對哦,桑山那波人以前會養龍養鳳凰,會一些翔空術也合情合理。”伏傳顧不上看路,他修行日久足下不懼顛簸,真有坑窪腳下也會自動墊出一層真氣,使他如履平地。這種修行從現世到現在已經刻入了靈魂,下意識就會保護他行走,他也沒意識到自己沒看路,“大師兄快教我。”

倒黴的大師兄正在低頭找路。

伏傳才意識到不對。他一心一意要學登雲術,也不想讓謝青鶴再費心看路,幹脆一把將謝青鶴抱了起來,因陳叢的皮囊比陳雋的皮囊長了不少,他還把謝青鶴努力往肩背上掂了掂,腳下不停一路飛奔:“大師兄,快。”

謝青鶴的心情頗有點一言難盡,半晌才說:“你悠著點兒,別太辛苦。”

謝青鶴也不是沒享過小師弟給的福氣,斷了胳膊有小師弟照顧起居,定情之後小師弟更是服侍他非常殷勤。但是,他身高腿長一個少年,要比他小了好幾歲的小童背著趕路……實在有點不忍心。

偏偏伏傳馱著他一口氣都不喘,從娘胎帶來的先天真炁循循不絕,氣息悠長絕非尋常修士能比。

那就……享著小師弟的福吧。

謝青鶴盡量貼在小師弟的背脊上,這樣能讓小師弟更省力,隨即指點伏傳修習登雲術。

“登雲術是上古翔空術,與借命術同源。不重控制,首重假合。”

“尋常輕身術之所以不能長久,是因為輕身術所恃之力緣於玄池,玄池深邃修為悠長則蘊力長久,玄池淺薄真元耗盡就無以為繼。登雲術與尋常輕身術的道法之源全然不同,我如今說不得密字,你也學過十五齡拳,可曾在深水或是瀑布下練習?”

“對,就是那種感覺。化身滄海,或為一葉,穿行雲中,永繼不絕。”

……

謝青鶴很認真地給伏傳講著登雲術的要領,得到的反饋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