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大爭(87)(第2/5頁)

陳序與陳叢、陳雋是隔房的堂兄弟,年紀比較大,能讀書識字,不算頂頂聰明,主要是任事經心從不玩忽職守。謝青鶴把田文派到陳序身邊擔任少史,把陳序當田文的馬甲用,效果不錯。

“阿父那裏不著急吧,大兄漱口擦牙早些睡覺。”伏傳說。

“兩行字的事。”謝青鶴去書房寫信。

上官時宜現在不在青州,家中諸事都由謝青鶴一言而決,他要開陳起的私庫買糧,上官時宜絕不會有什麽意見。不過,關系親密歸親密,畢竟是陳起的私庫,知會一句總比私下撬鎖懂事。

伏傳去換了身衣裳,回來接了謝青鶴的信,問:“真不用查一查怎麽回事?”

謝青鶴搖頭:“查到底,不是阿母,就是阿母身邊的人。這事還沒起頭就被按下了,你我心裏有數就是,不必再叫人去查——以免望月宮不安。”

伏傳不再堅持,順從地答道:“哦。”

“她不是愛財貪婪的品格。”

謝青鶴還記得在他還小的時候,姜夫人給了他一匣子明珠,叫他去討好白芝鳳,陳起的妾室們要首飾絹帛,也都是姜夫人從私庫裏賞賜:“我今日見她,項上的珠串也老舊了,不如往昔那麽珠光熠熠。”

陳家的勢力越來越大,姜夫人的日子卻越來越不好過。

當初姜夫人從娘家帶來的陪媵、家人,全都死在了相州,她則被軟禁在家。沒有人替姜夫人打理陪嫁的產業,姜夫人也生無可戀,三三倆倆全都賤賣了。

當時謝青鶴去了恕州找陳起,要替姜夫人求情,並不在家。

伏傳則始終記得姜夫人打過常朝的舊事,對姜夫人不說仇恨,反正是不那麽上心。等到姜夫人賤賣產業的消息傳出之後,伏傳才嚇了一跳,連忙帶著常朝去把姜夫人的田莊作坊都買了回來。

然而,買回來容易,還回去就不容易了。姜夫人哪可能占小孩子便宜?堅持不肯收。

這些年伏傳也常常給姜夫人送分紅。但是,謝青鶴一會兒一個想法,他只管坐在家裏嘴上哇哇,伏傳就得掏錢出方案請常朝去實現,盈利雖多,投入也不少,姜夫人在銀錢的花用上肯定就不如從前那麽寬裕。

謝青鶴叮囑道:“早前辦作坊的時候,她也出錢入了股。過些日子你盤點盤點賬面,除卻下一步必要的花用,倘或有余裕,讓九陽給她送些‘紅利’去。”

不等伏傳說話,謝青鶴伸手抓了抓他的腦袋:“想是我平時花得多了,難為你了。”

伏傳就怕大師兄怪罪他怠慢了姜夫人,聞言放下心中大石,說:“這地方什麽都沒有,做什麽都得從頭開始,前期花用是有些大。好在堂館那邊搭了班子,以後都叫朝廷連本帶利還給我——我明天就叫舅父給夫人送錢去。”

“你就這麽記仇?”謝青鶴不禁失笑,“好師弟,你就放她一馬吧。”

今日姜夫人才有囤積居奇之嫌,明天伏傳就去給她送錢,這就是明晃晃地敲打和羞辱。

昔日姜夫人蠻橫搶奪侄兒,強壓著常朝跪地不起,使人生生打壞了常朝的臉——哪怕常朝的臉已經被謝青鶴用藥膏祛除了疤痕,常朝自己都不認為昔日之事是多大的仇恨羞辱,目睹一切的伏傳卻始終耿耿於心,不能忘懷。

謝青鶴親自求情,伏傳也不願違背大師兄,爽快地答應:“好吧,過些日子再送。”

伏傳披上新得的披風,點了一盞燈籠:“我去找堂兄了。大兄早些睡,不必等我。”

謝青鶴將他送到殿前,道聲辛苦,目送他遠去。

在青州大肆采購糧食的是望月宮的奴婢,打的也是姜夫人的旗號,畢竟要叫伏傳的小金庫去會賬,尋常人空口白牙哪能賒欠來這麽大筆的款項?

但是,就謝青鶴在望月宮察覺到的細節,他認為囤積糧食的很可能不是姜夫人。

——在他去望月宮之前,姜夫人才知悉此事,這使得姜夫人非常憤怒,與人發生劇烈沖突之後,她才采取了緊急措施,讓常夫人馬上帶著望月宮的家婢、家仆出宮去搭棚子放糧。

姜夫人的心腹仆婢在相州都死光了,陳起的妾室也都被早早地遣散了去。

那個打著姜夫人的名號、大肆囤積糧食,還被姜夫人死死護著的人,還能是誰?

答案呼之欲出。

常夫人。

只有常夫人能打著姜夫人的名號,肆意取用常朝掌管的屬於伏傳的小金庫,也只有常夫人能讓常朝對此閉嘴不語,能讓姜夫人強行庇護。

謝青鶴也不想拆穿此事。

“利叔。”謝青鶴喚來陳利,吩咐說:“讓常朝明天午後來一趟。”

陳利不問緣由,徑直領命:“是。”

伏傳忙到半夜才回來,原本想歇在外間,謝青鶴在屋內問道:“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