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第2/7頁)

謝青鶴不禁失笑:“我現在卻不得閑。”

“安慧姬的記憶生平我已粗略翻過了一遍,大概知道了整件事的來龍去脈。”

“她屍身、魂魄都已不在,魔念再強,畢竟是無根衰草,很難給那石頭精助力。這塊石頭前些年也都安分守己,沒能出來作妖。聽著信眾的哀告開始肆意殺人,只在這三四年間。”

聽到這裏,伏傳也跟著點頭:“外門記錄裏也都不曾發現杏城有鬼神之事。幾次鬧‘安仙姑’的妖,最後查實了都是凡人借著安仙姑的名義殺人害命。這石頭怪動不動就把石頭塞人肚子裏,把人活活撐死,若是早些年爆出來,只怕咱們早就來捉它了。”

這是個很典型的“狼來了”的故事。

杏城附近就有一個資格比較古老的修門,名叫劍湖莊,一直和寒江劍派保持著很良好的關系。

最初杏城裏鬧得風風雨雨的安仙姑復仇事件,就是劍湖莊弟子回杏城探親,發現情況不對,親也顧不上探了,即刻回稟師門。劍湖莊也馬上派了人來杏城調查,沒查出個所以然,便給寒江劍派寫了信,請求支援。

寒江劍派出手非同凡響,很快就查出了事實。

外界愚夫愚婦還在迷信安小姐升仙之說,寒江劍派連安小姐的屍體都挖了出來。此次寒江劍派收拾殘局還算利索,把搞事情的相關人等也都秘密處置了,收拾幹凈才回寒山復命。

哪曉得沒過幾年之後,就出了麻大郎家的慘事。

劍湖莊又聽到了風聲,感覺事情比較詭異,他們也懶得查了,直接給寒江劍派寫信。

於是,寒江劍派又派了人來查。結局很悲催,又是人在搞鬼。這回寒江劍派也懶得多管閑事了,只給劍湖莊做了個簡單的說明,便直接打道回府。

隔了兩年之後,又有人借著安仙姑的名義搞事情。

劍湖莊又給寒江劍派寫信,寒江劍派再來查案,查到真相之後,跑到劍湖莊喝了兩天酒,公費旅遊了一番,溜溜達達回去。

……

就這麽來來回回折騰了五次!

寒江劍派倒是不辭勞苦,反正兄弟門派有事寫信求援,我們就派人來看看。

到後來是劍湖莊不好意思了。一次兩次就算了,三次四次五次……次次都是誤會。就算寒江劍派不抱怨,劍湖莊面上也掛不住。此後杏城再傳什麽有人被安仙姑害死了,死法無比離奇,肚子裏塞滿了石頭……劍湖莊都當笑話聽。

鬧到最後,石頭怪真正開始做法害人的時候,反倒沒有人給寒江劍派遞消息了。

謝青鶴也明白伏傳的心思。

外門舊秩序已經行不通了,小師弟就看中了朝廷遍布天下的龍鱗衛。

礙於謝青鶴才把李南風抓來敲打了一頓,伏傳也不敢再提和朝廷合作的事。只是言為心聲,他心裏想著什麽,說話時難免會帶點出來。

這暗搓搓敲邊鼓的小把戲,也是有點點可愛。謝青鶴想。

這事不好即刻決定,當然也不必要馬上談論,謝青鶴不動聲色繼續說魔念之事。

“它在三四年前突然實力大增,是得到了另一道魔念的加持。這道魔念不僅三魂七魄齊全,還是個活生生的正常人——就是咱們中午在客棧吃飯時聽過那則故事的主人公,東門制醬王家的小女兒,王慧姬。”

伏傳不禁問道:“王姑娘也叫慧姬?”

謝青鶴點點頭。杏城女子常以賢淑慧美為名,撞名是常事。又因女子閨名很少使用,撞就撞了,無人在意,甚至也沒多少人知道。安家有慧姬,王家也有慧姬,這事並不罕見。

“大師兄,我記得王姑娘還活著?”伏傳突然想起來。

“所以,我們現在得去找一找那位王姑娘了。”謝青鶴說這話也頗覺打臉。

最開始,伏傳想要去城外的尼姑庵找王姑娘問問安仙姑的傳說,謝青鶴就不想去找她,哪曉得兜兜轉轉找了半天,事情最終還得著落在王姑娘的身上。

謝青鶴有了安小姐的全部記憶,想要找王姑娘並不費力:“她與石精時不時就會隔空聯絡,我們得緊趕一步,以免叫她走脫。”

三人便直奔城外。

外界傳說王姑娘是被其父送到庵堂,落發出家,王姑娘也確實住在庵堂。

不過,她墮魔之後,很快就在石頭怪的幫助下霸占了整個庵堂。不肯服從她的老尼都被她和石頭怪一一除去,庵堂裏的是非曲折,外人很難介入,至今也沒人知道曾經青燈古佛的庵堂,實際上已經成了安仙姑廟——大雄寶殿裏供著一塊濕漉漉的河石,被尼眾們偷偷地藏在了佛祖的蓮花寶座裏。

謝青鶴等人趕到庵堂時,天已黑透,各處關門閉戶,連供奉神佛的大殿都已鎖了門。

已是夜闌人靜之時,尼眾們做完了晚課,大多數都已經躺下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