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第2/3頁)

伏傳笑道:“就在家裏吃吧。昨天杏城令送了我兩塊糍粑,炸來蘸紅糖吃。”

自從他出現之後,安安就自動站在他身邊,開心地說:“好啊好啊。”

這讓伏傳也很開心。往日安安在他身邊當丫鬟時很安靜乖順,從來不主動搭茬,只有點名問她的時候才會回答一句。在玉樹峰隨著傅豆蔻修行日久,性情變得開朗了許多,可見傅豆蔻很寵愛她。

伏傳帶著人回去之後,請守門的老奴去家裏吩咐了茶點早飯。

因謝青鶴就在書房後邊梳洗,幾人也沒進屋,就在院子裏的石桌石凳上略坐了坐。

傅豆蔻早已寒暑不侵,柳長安也血氣充盈並不懼冷,唯獨安安不住呵氣暖手。

伏傳正在考慮大師兄是馬上就出來了,現在給安安弄個火盆來烤火是不是有點來不及……蓮冠道袍很是端莊嚴肅的傅豆蔻吩咐道:“將手放過來吧。”

安安羞澀一笑,熟練地把手放在師父手裏,仰慕地問:“我何時才能像師父一樣寒暑不侵?”

“只管用心,花不了幾年。”傅豆蔻鼓勵。

柳長安默默聽著,心中感慨。

寒暑不侵這四個字,聽著簡單,修煉起來真沒那麽容易。他在外門修行近三十年,也只修成了氣血充盈不懼寒暑的體格,與“寒暑不侵”還是兩回事。不懼,是耐得住。不侵,是挨不著。

這其中的差別,類似於“被刺一劍不會死”和“劍根本刺不中”那麽天差地遠。

這其實就是內門與外門的差別。

聽說大師兄在外門普傳大折不彎修法,能使外門晉內,柳長安不是不心動。

然而,隨李南風在龍城的外門弟子都明白情勢。他們是失勢之後被放逐下山的。當時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好,沒有進內門的天資,外門職位有限,不夠精銳的弟子就是一年年淪為外圍,再外圍……

柳長安等人當初跟著李南風遠赴龍城,也是想世外不好混了,去世俗玩一玩也很逍遙。

那時候誰又想得到,大師兄會在八年之後,弄出一套無視外門資質的修法呢?

柳長安不想背叛李南風,可他又忍不住會想,三師兄不也要聽從大師兄法旨教訓麽?我與大師兄本就是同門,我也不曾被逐出宗門,效忠掌門真人又有什麽錯處?……若是掌門真人也要我當兔子,會不會破例開恩傳我晉內的修法?……哎呀,不好!這想法真糟糕!

稀裏糊塗想了一陣,謝青鶴終於衣冠整齊地走了出來。

伏傳與傅豆蔻都在前邊,安安與柳長安跟在後邊,齊齊上前拜禮:“拜見掌門真人。”

“免禮。”謝青鶴的目光落在伏傳身上,“外邊冷,進來說話。”

他與傅豆蔻寒暄:“我想你這兩日也該到了。是連夜趕來的麽?精神不大好。”

傅豆蔻恭敬地答道:“收到大師兄的信就即刻來了。路途遙遠,小妹在飛鳶上的造詣略差了一線,來得晚了些。還帶了個小拖油瓶。”

謝青鶴看了一眼,發現她的拖油瓶一直跟在伏傳身邊,不禁失笑。

進屋敘禮落座,伏傳要準備奉茶,安安就跟著他去準備。尋常待客也罷了,今天招待的都是門內弟子,伏傳在張羅茶水,傅豆蔻都不敢安坐,何況身在外門的柳長安?

“你去吧。”謝青鶴指點柳長安,“叫你小師兄回來。”

這窘境一直到富商家中趕來送早飯的仆婦們到來方才解除,茶水早點擺了一桌,安安還起了個小茶爐炸糍粑,謝青鶴與伏傳、傅豆蔻、柳長安則是邊吃邊聊。

伏傳負責把這幾日杏城的情況和傅豆蔻重新說了一遍,畢竟書信裏能說的東西很有限。

傅豆蔻也盡量去領會謝青鶴的法旨,嘗試著問道:“大師兄的意思,是叫我在玄女廟主持,取代‘安仙姑’的位置,負責‘有求必應’?”

“你在杏城‘有求必應’,馥城的百姓怎麽辦?你能管得了幾個城?”謝青鶴反問。

這是謝青鶴對伏傳說過的花生地瓜論。不管是伏傳還是傅豆蔻,他們都是地瓜,總想著倚靠地瓜解決花生的問題,地瓜不夠用。

聽伏傳把花生橘子地瓜的關系說了一遍,傅豆蔻也很快就明白過來:“我就只要守好玄女廟,讓‘花生’安安心心來抱團,不讓‘橘子’把落單的花生吃了,若是遇見聰明的‘花生’,就教它一些抱團殺‘橘子’的本事,是這樣麽?”

伏傳點頭說:“抱團的花生多了,都懂得聯手反殺了,就不必地瓜一個個去行俠仗義了。”

柳長安也聽明白謝青鶴想做什麽了,心中掀起的巨浪比聽見小師弟睡大師兄床上還張狂三丈!

大師兄所籌謀的一切,不就是把順民全都培養成刁民嗎?

聖人以三綱五常馴養天下,鐵律就是地瓜比橘子大,橘子比花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