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第2/5頁)

“我……”龍女弱弱地說,“就是知道啊。長大了就知道了。”

伏傳心裏已經有了七八分疑惑。

龍女的說法,與他跟著謝青鶴到入魔世界修行得到的好處,本質上是吻合的。

脫出入魔世界之後,可以得到解脫魔念的澄澈魂力,用以加固拓寬玄池,對修行大有裨益。若以上官時宜大開腦洞的方式去修行,入魔修行得到的助益會更多。

可龍女說煉魔窟就是洞天福地,這就讓伏傳萬分不解了。這倆還能扯得上關系?

伏傳低下頭,看見指間的慕鶴槍。

槍上掛著謝青鶴給的陰陽魚掛墜,縮小之後基本上已經看不見了,但它就在那裏。

洞天福地,煉魔窟。

一正一邪。

譬如陰陽二極。這世間既然有洞天福地,自然就該有煉魔窟。

伏傳暫時擱下此事,對龍女說:“先燒了吧。”

不管龍女提供了什麽情報,執行大師兄的命令總要放在第一位。其余可以再說。

“好吧。反正這裏好像也沒什麽東西了。”龍女鼓起腮幫子,呼地噴出一股月白色的火焰。

伏傳在世間從未見過這等火焰,只覺得一股極其濃烈的炙氣呼嘯而過,面前所有建築化為烏有,鋪在地上的積雪連水汽都沒升起,直接就消失了。這火根本無法停留,因為所有東西都無法充作“燃料”讓它持續燃燒,火焰過處,一片虛無。

眼見那股可怕的藍火馬上就要越過伏傳劃定的圈子,還要繼續往前,龍女趕忙跑出去把火吞了。

“多了一點點。”龍女咽下天火之後,摸了摸自己的下頜,向伏傳解釋。

以她的本事,可以完美控火,讓天火燒掉範圍內的一切,恰好熄滅。

——如果她沒有被謝青鶴打傷的話。

伏傳把地圖拿出來,把申家祠的標記地點畫了個圈,說:“先去城南。你到兜兜裏睡覺吧。”

已經有了第一次,龍女也不客氣,再次化作三寸小龍,麻溜地鉆進兜兜,鉆進阿壽懷抱裏。伏傳還在四處查看,熟睡的龍女已經開始打呼了。

“這麽點點東西,鼾聲這麽大。”伏傳把蓋布攏緊一些,不想引人矚目。

這時候天已經徹底亮了。

離開申家祠故地,將近武興城,漸漸能看見村莊農人。

冬天凍土積雪,很少有人侍弄莊稼,何況此時還在正月裏,正是家家戶戶走親戚躲懶的時候。

伏傳一路走來見了不少提著工具出門的農人,看他們手上拿的、車上推的,應該是趁著冬天接小活兒掙外財的手藝人。

伏傳感慨於百姓勤懇,正是百代教化之功。

——武興城這地方他很熟。做伏草娘的那一世,皇都就在武興城,他在此住了半輩子。

那一世謝青鶴基本上就搞搞輔助,撐死了去皇城給小皇帝講講課,並不管事。伏草娘則辛辛苦苦當了幾十年丞相,主理天下大事。

最開始伏傳認為奸臣貪官比較難對付,真正執政之後,發現最難解決的其實是百姓教化。

兩個字,麻木。

世世代代都貧窮,世世代代都卑賤。

渾渾噩噩地出生,渾渾噩噩地長大,渾渾噩噩地死去。父母親族沒有見識,不懂得道理,沒有任何上進的想法和希望,有一口飯就吃,沒那口飯就餓著,打小學的就是摸魚砍柴,到死也只會摸魚砍柴,不說想法,連多余的欲望都沒有——沒見過,不知道,不明白。

放了青苗,吃掉。發了良種,吃掉。親授手藝,不會。命令改行,不敢。

不聽話,殺頭!

對面也只會悶不吭聲地跪下磕頭,連“大人饒命”四個字,都要別人喊了才傻乎乎地跟著喊。

伏傳在朝堂上和權臣汙吏鬥得風生水起從沒帶怕的,面對底層百姓卻生出了無窮無盡的挫敗感。

他當然知道那也不怪百姓麻木——數千年來底層都看不到希望,上進又有何用?從小賤民努力變成老爺們捏起來更刺激好玩的大賤民麽?

所以,今天伏傳能看見在冬天早早起床盤活掙錢的農人們,心裏就特別地高興。

沒有人應該渾渾噩噩地活著,渾渾噩噩地死去。人就像是地裏的苗,有土,有水,有一縷春風,就會頑強地長出來,結出果實。如果苗長不出來,那必然是土不好,水不夠,霜雪太嚴酷。

不過,伏傳並沒有開心太久。

在路上走了一會兒,他就發現情況有點詭異:路上的農人,好像都不大高興。

這麽寒冷的天氣,還沒出正月,正該走親戚躲懶的時候,還得辛苦盤活掙錢,不高興倒也說得過去。可是,一個人不高興也罷,兩個人不高興也好,哪可能一路上見到的所有人都不高興?

伏傳心中奇怪,此時也無暇他顧。大師兄有差遣下來,其余事情都要後退一步。他琢磨著把剩下兩個煉魔窟都燒幹凈了,再來看看這裏到底怎麽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