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第 57 章(第2/3頁)

敬嬤嬤跟著一嘆,“侯爺自小就是最溫柔體貼不過的人,知道疼外祖母,將來成了婚,也必然疼愛夫人。”

這話說得太後愈發高興,仿佛已經可以預見到外孫美滿的婚後生活,“去,把欽天監那劉鄉志找來,叫他算個好時辰。”

敬嬤嬤忍不住笑,“娘娘,您太心急了,人家明家還沒應呢。”

太後眯眼笑道:“這事兒八成穩。先準備著,總沒錯?回頭跟皇上稟一聲,慈寧宮這些日子不受後妃們定省,本宮要忙著給筠哥兒備婚。”

**

北風卷著細碎的雪沫子,在窗外凜冽地刮著。窗內卻是暖意融融,地龍燒得旺,從下到上烘烤著身上的夾棉衣裳,明箏背上出了一重細汗,想用帕子抿抿,到底不便,耐著那熱,姿態挺拔地端坐在案後。隔墻傳來說笑聲,那邊廳裏明太太和陸二夫人聊得火熱,笑聲不時傳過來,令她更有幾分難耐。

她頻頻取茶來飲,到底不是不知事的小姑娘,心裏頭壓力更大,顧慮也更多。

片刻聽那頭歇了聲,她越發緊張地握緊了茶盞。

她知道,是陸筠到了。

今晨他還需得上朝,此時來到,必是官服官帽也沒來得及換。

想到他在隔壁恭敬地給她的母親行禮,她臉上發燙,心裏也漾起奇異的別扭。

他們說話聲音低下去,彼此都安守身份禮節,問答些什麽,她不得而知。明太太一向寵溺她,覺得她比誰都金貴,會怎麽為難他也不知……

她忐忑地又喝了一口溫茶。茶盞空了,瑗華瞥見,忙又添了熱水。

不知過了多久,那邊又有了動靜,依稀聽見開門關門的聲音,然後便聽見緩緩的步聲到了她的門前。

有人輕扣門扉,用低沉醇厚的嗓音道:“是我。”

明箏捏緊了杯盞,頓覺拘束起來。

她面前立著兩片一人多高的對屏,明知他便是進了來也不會直接照面,可她還是不能免俗地緊張著。

長輩們就在隔壁,門外門內站滿了侍婢婆子,依足禮儀進行這次相看。再也不是你追我躲,你進我退的難堪局面。他光明正大地以求親者的身份來到她面前。

屏風後那個頎長的影子落座,她仿佛能聽見自己鼓噪的心跳聲。

“在下姓陸,單名一個筠字,字修竹,時年二十有六……公務在身,遲來半刻,令小姐久候,還望寬宥……”

初時便知他寡言,自打那回他受傷同車後,不知怎地這人話也多了起來。

明箏紅著臉不敢去瞧屏風後那個影子,抿了抿唇,半晌方道:“……不妨事。”

他笑了笑,濃眉舒展,一貫冷肅的面容也有春水般的和暖。“多謝小姐不罪。今日叫人備的廬山雲霧,小姐可還飲得慣?聽明夫人言道,小姐素喜苦蕎,下回……”

他頓了下,幽黯的眼底像灑下璀璨的細碎寶石,閃爍著愉悅的光芒,眼角眉梢,嘴邊頜線,竟無一處不柔和,“下回命人提前備好,專待小姐。”

她已多少年,沒被稱作一聲姑娘,婦人之身,再議婚事,自己心裏十足別扭。見他為免冷場刻意找些閑話來說,她心裏也明白,他是在極力地為他們的未來努力著。他想表現得,與尋常被人相看的適婚年齡的男子一樣好,免叫她身邊的人說他木訥寡言,體貼不足,不能相配。

“謝過陸侯爺。”她垂眸說完這句,連脖子也跟著紅透了。

怎麽想怎麽覺著難堪。不過好在兩人隔屏對坐的時間很短,幾乎說完這兩句,他便規規矩矩的告辭去了。

回程的馬車上,明太太含笑贊著陸筠,“還以為會有多大的架子,畢竟身份高,皇親國戚……沒想到人溫和知禮,謙遜妥帖,雖說是個武將,可禮儀規矩可半點不差,到底是名門之後,血統貴重,教養得真好。年紀也與你相當,長你兩歲,該比那些毛頭小子更懂得疼人。我是滿心瞧著不錯,丫頭,你別一味不答應,也認真考量考量。”

明箏別過頭,忍住羞意垂了垂眼睛,“我知道了,娘。”

明太太高興極了,挽著她手笑道:“當著?這回不鬧脾氣,不使性子,不給人冷臉瞧?”

明箏點點頭,“我……都聽您的……”

**

臘月過去,年節來到,各家均是忙碌非常。陸明兩家正議著親,往來比從前頻密。彼此都送了年禮,年初四陸筠上門探望明思海,初六明轍還禮去給陸老太太磕了頭。

明箏這些日子不得閑,從上回說了幾句話後,一直未有機會再與他相見。直到上元節這夜。

明家包了臨江一處觀景樓,專給家眷湊趣瞧燈。

紫禁城內今晚焰火漫天,立在樓上朝東南瞧,就能看見那璀璨壯觀的美景。明箏跟林氏等人並肩立在第三層圍欄邊,捧著手爐,抄著袖子邊說話邊瞧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