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3/5頁)

武青意連夜趕路而來,確實是疲憊的。

但是此時他卻一點兒都不覺得累,只覺得渾身像有使不完的勁兒。

…………

一家子自打到了壩頭村,就都比在寒山鎮的時候警醒,晚上都睡得不大好。

今天這一覺,大家都睡得格外香甜,不知今夕是何年。

一直到被外頭的砰砰聲吵醒了,王氏和顧茵才先後醒了。

“石榴這丫頭,又半夜劈柴!”王氏好笑地嘟囔道。

顧茵第一反應也是宋石榴,後頭睜眼看到屋裏的環境,理智回籠,想起這是在壩頭村。

外頭已經到了黃昏時分,夕陽斜照從門口流淌進來,屋內暗得都需要點燈了。

合著親人相見的第一天,他們一家子睡了一下午。

顧茵和王氏對視一眼,忍不住一起笑出了聲。

看到兩個孩子還在睡,顧茵和王氏理了衣襟和頭發起了身。

兩人下了床才發現家裏大變樣了!

桌上的碗碟都被收起來了,那吃飯的桌子也被擦得光可鑒人,連家裏的泥土地都被清掃了一遍。

再去旁邊那間灶房一看,收過去的碗碟都被洗好了,整齊地堆在了一起。而其他略顯淩亂的油鹽醬醋的瓶瓶罐罐也都擦過一遍,重新排列,地上桌上都被拖過擦過,整個灶房同樣也是纖塵不染。

兩人再循聲去後院一看,只見武青意正在劈柴。

劈柴這活計王氏和宋石榴都很擅長,但是他更如魚得水,高矮不一的柴墩子被他用腳尖一踢就立住了,然後斧子一落,那柴應聲裂成兩半兒。

“你們醒了?”武青意看到她們出來,把斧子隨手放下,“我看一會兒太陽就要下山,再不劈柴就要晚了。兩間屋我都打掃過了,你們看著可還好?”

武青意邊說邊看她們的臉色,想著她們應該看到自己忙活了一下午的勞動成果。

當然主要是給顧茵看的。

上午他一眼沒把她認出來,和她說話張嘴就是要和離,覺得十分對不住她。雖說她沒生氣,但總該做點什麽賠罪。

他還記得她喜歡幹凈,從前在廢帝身邊做吃食,她也會把灶房收拾得很幹凈。

應該可以讓她高興一些吧?

“你打掃得很好。”顧茵笑道。他本來就是很會做活的人,不然當初她在不知道他身份的時候,也不會想著想把他收做夥計。

武青意也看著她笑,“時間匆忙了些,明天我再……”

王氏無奈道:“好啥好啊,大郎你腦子是不是打仗打傻了,你沒事兒打掃別人家屋子幹啥?還有劈那麽些柴,咱們也帶不走啊。明天我們得回家了啊。”

“這、這不是咱家嗎?”

“是咱家原來的地方,但是不是咱的屋子啊。”

王氏看著眼前的傻兒子,把他們花二兩銀子請人搬走的事兒說了。

那戶人家雖然窮,但是也在這裏紮根了。二兩銀子就是讓他們把屋子借出來一旬,和要在附近立衣冠冢,給他們的補償費用。

武青意:……

顧茵實在是忍不住笑了,邊轉身邊道:“我去把孩子們喊起來,睡太多晚上睡不著。”

兩個小家夥起來了,也發現家裏大變樣。

武安在家裏看完一大圈,奇怪道:“嫂嫂不是說屋子要還給人家,不好動人家的東西,所以不打掃嗎?”

聽到這話,王氏和顧茵都想笑,武青意則別開眼,好在她們婆媳都沒想下武青意的面子,所以誰都沒解釋。

這還不算完,當天一家子隨便吃了口夕食,第二天早上出發離開。

寄宿在同村友人家中的屋主夫妻回來了,見到家裏家外幹凈得不行,後院裏更有打滿了水的水缸,堆成小山、盡夠使一兩個月的柴火,還對著王氏道:“嬸子也忒客氣,只是在後頭山上立個衣冠冢而已,離這屋子還好遠呢,咱們村裏人沒那麽講究。真沒必要給了銀錢還幫我們做活!”

“唉,我們家人就是既愛幹凈又勤快!”王氏促狹笑道。

…………

歸期是早就定好的,因為當天就是寒山鎮的鏢局隊伍送達貨物後,返程途徑壩頭村的日子。

這次多了個武青意,再不用擔心路上遇到匪徒了,王氏和他們也不需要和那麽些人擠在一起上路了,就另外花了銀錢,和鏢局租了一輛馬車,自己安排行程。

顧茵本是想讓王氏先隨武青意去京城的,畢竟她和武爹分開那麽多年,既知道對方活著,肯定是都記掛著彼此的。

而她則按著原計劃,等到把店鋪裏的事情安排好了,再和文家一起上京。

王氏卻不肯,道:“我肯定得先把你送回鎮子上才安心,到鎮子上就七月底、八月頭了。就算到時候立刻動身,也來不及和你們爹過節。索性還是按著原計劃等到八月十六上京,不然就算知道你是和老太爺同行,我也得忍不住擔心。咱們一家子從未分開的,還在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