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4/5頁)

把這些人安置到附近的村子裏,無形中等於大大加強了京城的守備。

正元帝現在正缺現銀,田產倒是不缺,前頭他想著先把好出手的鋪子那些賣了,變成現銀,再來處置田產。

現在省下了一到工序,田產不用再變賣,直接發給傷兵即可。

從武青意進言到現在,這事兒開展了月余,一直很順利。

最早一批拿到田地的傷兵都對正元帝感恩戴德,也就是眼下京城附近是太平得不行,不然他們恨不能立刻再穿上甲胄,多殺幾個賊子霄小來表忠心。

這舉動也確實仁義,連之前朝中一些覺得正元帝皇位來路不正,而不怎麽服氣他的文官,都轉變了態度。

這個功勞正元帝自己領了,武青意沒有心中不服氣的,他是真沒有不臣之心,收攏那麽多民心做什麽?

君臣相處得這麽合拍,正元帝自然要賞他,還不像從前是似的,賞賜宮中多不勝數的古董珍玩,而是詢問他的意思。

擱以前,武青意大概也不會要求什麽,這次其實是顧茵點了他,獎賞自然該歸她。

所以他說回去和顧茵商量一番,正元帝忍無可忍,笑罵他一聲“妻奴”,把他趕了出去。

聽他解釋完來龍去脈後,顧茵抿唇笑道:“我前兒個還聽衛三娘他們說都分到了田地,沒想到這主意竟是你想的。賞賜什麽的是真可以隨便要嗎?”

武青意道:“陛下從前還未登基時就是一言九鼎,這次他說的‘盡管開口,朕無有不應’,你盡管說。”

以武青意對顧茵的了解,她肯定是不會提什麽過分的要求。

而且就算提了,反正是他去開口,至多被正元帝罵兩句,也不會損失什麽。

顧茵想了想,就道:“那我能要一條船嗎?就是那種能出海的大船!”

店裏的辣椒現在供不應求,這東西從市面上買來就貴,要是能有自家的商船,自然能省下一大筆。而且如果能在海外找到適合中原種植的辣椒,能在本土種植,就再好不過。

尤其海外的東西可太多了,只是時人還不知道分辨罷了。

武青意點頭道:“這不難,不過我也不知道一條商船的具體價值,但是陛下說要還咱家前頭花出去的那三萬兩,若那船很貴,大不了咱們就不要那三萬兩銀子了。”

商量好之後,隔天武青意就進宮去說,顧茵照常去酒樓上工,下工就在家等消息。

暮色四合之際,武青意下值回來,直接找到顧茵。

看他回來得這樣晚,又神情復雜,若有所思的,顧茵猜著應該是事情不順利。

她先讓人給他送上一道熱茶,再詢問道:“可是陛下沒允?沒關系的,是我貪心了。”

時下朝廷都施行海禁,除非官府允許,一般人是不能出海的。

她所要的雖是一條商船,但給了船還得給出海的資格,海外的很多東西是朝廷未知的,正元帝不允也在情理之中。

武青意搖頭,道:“不是不允,而是允的太多了。”

他們家只要一條可以出海的商船,正元帝當時沉吟,武青意也以為他要不允。

沒想到半晌後,正元帝道:“朕記得前朝有家‘遠洋船行’,和前朝權宦糾葛頗深的。一幹人員之前就外逃了,朕登基後就把這家船行給查封了。你這麽一提,朕想起來了。也不知道他家有幾條商船,索性整個船行都給你家。”

後頭他就讓人帶武青意去清點遠洋船行的東西了。

這家船行有兩艘巨大的商船,十幾條可以載客過百的中型商船。

若折合成現銀,價值百萬余兩。

就是忙著清點這些,所以武青意才回來得這樣晚。

顧茵嚇得都咳嗽起來了,忙擺手道:“不用,真不用,我要一整個船行做什麽?”

武青意伸手給他拍背順氣,“我當時也是這麽說的,但陛下卻說這是咱家該得的。我說光是傷兵的事兒,我只是提了一點想法,愧不敢受。陛下卻說咱家還有旁的大功,等年後再告訴咱家。”

這話把顧茵都聽納悶了,什麽大功勞能得到價值百萬兩的賞賜啊!

不過他們不敢接受也不頂用,隔天遠洋船行的房契地契船契一系列的東西,全一股腦兒地送到英國公府來了。

…………

魯國公府這邊廂,這些日子府裏的氣氛都很不好。

一個月花出去了十萬兩銀子,擱誰家都不是一件小事兒!

一開始魯國公馮源還覺得自己這件事算是立功,一邊心痛一邊還美滋滋的。

但沒想到自家的銀錢如流水般花出去後,正元帝還是待武青意最親厚。

送船行的事兒,正元帝和英國公府都先沒往外透,馮源且還不知道。

但宮裏有個馮貴妃,已經把正元帝幾次單獨留武青意說話的事兒告訴了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