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2/6頁)

這種粗放的養殖方式,補充的大部分都是青草,只要少量的谷物,更別提蛋白質和各種必須的微量元素了。所以這時候的豬長得非常慢,一頭豬開了年就開始養,到年底宰殺大部分也就一百多斤重。

如此的效率,也就難怪很多人吃不上豬肉了,但等豬飼料和豬生長劑的推廣,豬肉的生長速度加快,產量就會隨之提高。這是一片更廣闊的空白市場,後世有家四川的公司就靠這個曾經一度問鼎首富寶座。

所以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不行也得想辦法行。

余思雅連忙表態:“易主任,我們目前研發出的飼料配方主要是針對鴨子的的。不過觸類旁通嘛,都是家禽家畜,這兩者差距應該不是很大。這樣吧,我讓飼料廠開辟一塊地出來,用飼料喂養十頭豬試試,看看飼料喂養能不能節省出欄時間,提高豬肉的生長速度。另外再讓我們飼料廠的專家賀教授試試能不能研究出專門用於喂養生豬的飼料,提高豬肉產量。”

“賀教授?搞飼料的,是叫賀中華的教授嗎?”易主任想了好一會兒問道。

余思雅極為詫異,驚喜地說:“易主任你也認識賀教授?”

農林牧漁不分家,都屬於大農業的範疇,養殖業畜牧業也歸農業廳管。

易主任自然知道這麽一號技術專家,有些唏噓:“他是咱們省第一個搞什麽動物營養學的吧,當時從國外回來的技術人才。後來……聽說他被平反了,我還以為他去了省大呢,沒想到來了你們這裏,你們這可真有不少人才啊。”

“運氣好,恰好賀教授聽說我們紅雲公社民風淳樸,山清水秀,所以就答應過來了。”余思雅笑著說道。

易主任心動的說:“那我待會兒得去拜訪拜訪他。”

余思雅笑道:“這是自然,他現在應該在實驗室裏忙活,待會兒咱們過去應該就能看到他。”

她說著給馬冬雲使了使眼色,讓她去通知賀教授,讓賀教授在工廠等著,不要回家了。免得待會兒易主任要親自去他家拜訪,驚擾了他妻子。

接下來大家在廠子裏轉了一圈,雖然清河鴨養殖場和加工廠搞得有模有樣的,但加工廠的機器還是粗糙了點,很多都需要人工手動操作,勉強算半自動吧,效率並不算很高,廠子規模也不算大,驚艷不了這些省城來的領導。

大家轉了一圈之後就出去了,直奔飼料廠。

飼料廠的機器是省機械廠定做的,也是半自動化的,跟後世的工廠比起來,簡直像小作坊,攪拌、膨脹、成粒等都是分開的小機器,效率不算高。

不過飼料是新鮮玩意兒,大家還是很感興趣,紛紛抓了一把從機器裏新鮮制造出來飼料在放到鼻端嗅了嗅。

“這個味道有點腥,是加了其他的東西嗎?”易主任嗅了嗅問道。

施立平有些局促地回答道:“這裏面加了少量的魚米分,賀教授說,魚米分含有很高的蛋白質和豐富的微量元素,喂養之後,牲畜會長得更快。”

其他人也不懂這個,點點頭,易主任又問:“你們飼料廠目前的產量是多少?”

施立平看了一眼余思雅,有點緊張地解釋道:“目前還不知道飼料的效果,所以一開始不敢產太多,現在每天的產量維持在一千斤左右,後續等鴨子成長以後會逐步增加產量。”

這個量太少了,不過想到余思雅先前做的對比試驗,飼料廠剛開始生產比較保守也說得通了。因為現在還沒看到效果,沒有對外公開銷售,生產多了賣不出去,就得清河鴨養殖場自己擔著,還不如一開始將步子邁得小一些。

“那挺好的,賀教授的實驗室在哪裏?我們想去拜訪拜訪他。”易主任說出了自己的來意。

施立平指了指門外的走廊:“那,賀教授,省裏考察小組的領導要見你。”

賀教授愣了一下,他先前已經接到了通知,這會兒聽到施立平叫他就轉身走了過來,不卑不亢地跟易主任打了個招呼:“原來是農業廳的領導,你們好。”

看來他應該就認識易主任一個,所以將其他人也當成了農業廳的人。

易主任顯然很重視賀教授,笑道:“賀教授好久不見,難得碰頭,咱們坐下聊一會兒。”

賀教授雖然比之兩個月前稍微開朗了些,但性子還是有些孤僻,而且似乎對省裏的同志不是很待見,板著臉說:“我還有實驗,失陪了。”

說完就走了。

如此不給易主任面子,場面頓時有些尷尬。

余思雅趕緊出來打圓場:“賀教授的研究怕是又進入關鍵期了。他就是個工作狂,忙起來,經常忘了吃飯,一天有十幾個小時都撲在實驗室。對了,我們飼料廠還建了好幾個倉庫,囤了不少玉米,都是咱們今年豐收的,我帶大家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