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3/6頁)

“小余你是個好同志,咱們都聽老閆說了,你建這個醫院最直接的原因還是為了賀教授。雖然咱們跟賀教授交情不深,但到底同事一場,他現在能夠在紅雲公社過得越來越好,咱們也很高興。不管是為了他,還是為了紅雲公社的百姓,這個忙咱們一定幫,但最後成不成就不好說了。”元教授實話實說道。

哪怕清河鴨已經發展得有聲有色了,但鄉下跟城裏,差距擺在那裏,大家未必樂意去。

他能答應,余思雅就很高興了:“謝謝元教授和龔教授,讓你們費心了,實在是我不認識這方面的人才。你放心,但凡有真才實學,願意踏踏實實工作的,咱們清河鴨都不會虧待他們。這是我們清河鴨開出的工資,以後還有年終獎,而且工資也會逐年增加!”

元教授接過余思雅遞來的工資表,吸了口氣:“好家夥,醫生都一百多塊一個月,每年還有保底兩個月的工資,家人也可以幫忙解決工作問題,提供兩個工作崗位,你這條件也太好了。”

尤其是最後一條幫忙解決工作這個事。現在家家戶戶都好幾個孩子,顧得了手心顧不了手背,沒那麽多工作給孩子,一個弄不好,沒工作的就對爹媽兄弟姐妹生了怨。

這也不怪孩子們小氣不友愛,實在是這個社會沒工作就什麽都沒有啊!工作不光跟收入掛鉤,還跟房子、各種福利捆綁在一起。

余思雅苦笑道:“我這不是沒辦法嗎?條件不開好一點,別人怎麽願意去咱們鄉下做醫生護士?”

也是,元教授將紙條收了起來:“小余,你都開出兩個崗位的條件了,我相信一定能有人願意去的,你就等咱們的好消息吧。”

余思雅高興地說:“那謝謝元教授和龔教授了。”

醫護人員這個事,余思雅就暫時交給了元教授和龔教授,當然如果他們沒辦法找到滿足她條件的醫護人員,那也沒關系,大不了她登報、去廣播電台裏招醫生。附贈兩個工作崗位做誘餌,她就不信了還招不了醫生,全省這麽大,總有醫護人員願意去的。他們醫院要求也不高,前期能招幾名醫護人員,保證一些常見病的治療,還有孕產婦的分娩、兒科之類的就行了。嚴重的病還是得去縣裏,市裏。

心裏有底,余思雅也沒太過擔心這個問題,她更在意的是醫院的相關配套設施。醫院可不像食品加工廠和飼料廠,對技術的要求沒那麽高。

醫院除了需要醫護人員,還要有常用的必備藥品、各種醫療器械,而這些東西,個人很難大批量購買到。

不過他們清河鴨也不是剛建廠那會兒一窮二白什麽都沒有的清河鴨了。他們是辰山縣的納稅大戶,吸納了大量的就業人員,有政府做靠山,這個事情也很好解決。

余思雅給梅書記打了個電話回去:“梅書記,咱們公社的醫院建成了,但現在還缺各種醫療器械和藥品,你看?”

梅書記笑著說:“你們醫院是咱們辰山縣第二家醫院,缺什麽向縣衛生局提供采購清單,縣裏會統一安排。”

這會兒雖然改革開放了,但改革的步伐不會那麽快,很多行業還停留在計劃經濟的層面。醫療物資就是這樣,由衛生局統一調度。

從梅書記這裏得了準話,余思雅非常高興:“謝謝梅書記。”

梅書記笑道:“應該的,這是咱們縣自己的醫院。醫療物資縣裏可以統一采購,不過醫護人員咱們是沒辦法了,咱們縣醫院的醫護人員本來就不夠用,不可能再調到紅雲公社的。”

“梅書記,我理解,縣裏醫療資源本來就不豐富,能幫咱們解決醫療物資這個難題,咱們已經非常感激了。醫護人員的事情,咱們自己來想辦法。”余思雅笑呵呵地說道。

梅書記聽了心念一動,問道:“小余同志,莫非你們有什麽解決醫護人員的妙招?說來聽聽。”

如果能在縣醫院推廣就好了。

梅書記是真沒誇張,縣醫院的醫護人員也不夠。這年月,能夠大中專畢業都是高材生,前途無量,但凡有點辦法都會往更好的城市去,比如省城、市裏,鮮少有人願意到他們辰山縣人民醫院發展。

現在他們辰山縣的經濟比以前發達了,人民生活富裕了許多,不少人手裏也有了點余錢,這個看病的人自然也就多了。他上周感冒去醫院,裏面到處都是人,等了兩個小時才看上病。

如果能招更多的醫護人員,擴建醫院,這樣老百姓看病就更方便了。

梅書記問起,余思雅自然不會瞞著他:“也沒什麽妙招,就是工資開高一點,然後每個醫生有兩個附贈的招工名額,目前這個事我委托龔教授夫婦在幫忙找人,若是他們找的人不夠就得考慮登報了。”

這純粹是拿錢去砸啊,沒有借鑒的可能性,別的廠子可不會願意將招工名額讓給醫院。梅書記有點郁悶:“小余同志,你們公社可真是財大氣粗,你們這樣別把咱們縣裏的醫生都給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