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牛雜可是好東西

在可龍裏的時候,蘇油看過土地買賣,一畝地也就是一貫錢的樣子。

這物價和後世相比,可真是天壤之別,原來宋代城市居民的家當,基本上都穿在身上。

仔細留心,還有發現,這裏的人們使用的錢不是常見的銅錢,而是鐵錢。

偶爾有外地人采購用銅錢的,那一文銅錢能當鐵錢兩文用。

還有交鈔,楮皮紙做的,官方發行,一貫鈔大致能當九百文。

還有私鈔,大商戶發行的,用來和生意夥伴交易,其實更有點像是固定價額的提貨單或者是原始匯票。

蘇油就像一個好奇寶寶東看西看,倒是蘇八娘看不下去了,低聲招呼他過去,遞給他一個荷包,低聲說道:“小幺叔可是要使錢?我這裏倒有一些。”

蘇油卻不接,有點小尷尬的解釋道:“不用不用,我就是呆鄉裏久了,想了解一下物價,原來大宋的物價如此便宜啊。”

八娘噗嗤一聲笑了:“小幺叔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縣令大人還常常打秋風呢。”

蘇油大訝:“不會吧?我可是聽說官家對讀書人很寬松的,給俸祿都是往高了給,年節還給各種名目的賞賜。”

八娘笑道:“那得是五品以上才行,如縣令這般的七八品,一個月也就五六貫的花銷,要養家糊口,人丁不旺還行,上了十口,加上迎來送往,那就不夠看了。”

蘇油不信,回道:“八娘你又騙我,縣長迎來送往,那是有公使錢的。”

八娘搖搖頭,說道:“你是沒看過驛站那破敗的樣子!像眉山這樣的地方,水路樞紐,來往的貴人高官多了去了,公使錢能夠開銷的?太守大人想要過得滋潤,都少不得依仗我們江卿世家才行。”

蘇油有點疑惑:“那這官還有什麽做頭?”

八娘笑道:“有你這想法的可不光只有你。翰林清貴不?幾年前出的大新聞,有個窮翰林,連清選都不要了,辭了官職,在東京開了一家質行!”

蘇油點點頭,這才算是對大宋的政治生態有了第一分粗淺的認識。

自己以前的知識面太狹窄了,眼睛只落在了史書記載的大人物上,卻從不知道大宋下層官員是這樣的苦逼。

看來升官不一定發財,不過現在了解那些為時尚早,自己來大宋,可不是為了受窮的。

時間不長,小轎來到了一個城外臨溪的工坊,工坊旁邊是幾個窯口,遠處還有些田土,一個小莊子。

工人們在摶泥,造胚,一位少女在指揮工人們幹活。

見到軟轎過來,那少女便急急走了過來問道:“是蘇姐姐嗎?”

蘇八娘從轎子裏出來,兩人見禮後,那少女拉著八娘,欣喜地說道:“姐姐總算是大好了,咦,塤兒沒跟你一起過來?我好想看看他啊。”

八娘笑道:“一路顛簸,可不敢帶出來。”

那少女看著蘇油逗弄道:“這小孩又是誰?快叫我姐姐,我給你吃甜豆。”

蘇油還沒說話,八娘急忙拉著那少女嗔怪道:“你可休要胡言亂語,這是可龍裏蘇家老宅的長輩,人雖然才五歲,我也得管他叫小幺叔。”

那少女聽完後一跺腳叨叨著:“哎呀你怎麽帶了個小長輩來!平白跌了我的輩分!”

八娘笑道:“我這小幺叔人雖小,可是絕頂的聰明,現在正在幫我弄活字排版的難題。小幺叔,這是史家二十七妹。”

蘇油施了一禮:“見過二十七娘。”

二十七娘撇了撇嘴:“小娃娃還裝老成充大輩,這小幺叔我可叫不出口,我就叫你……小油吧。”

蘇油也不見怪,笑道:“名字就是個代號而已,家中長輩就常叫我小猴子。”

二十七娘笑得腰都彎了:“小猴子,哈哈哈,等你行冠禮的時候,那不是……那不是……”

蘇油倒是挺大氣,回道:“沐猴而冠,想說就說,我不會生氣的。”

二十七娘反而不笑了,改容正正經經對蘇油道了個萬福:“小油性格可真好,倒是奴家孟浪了。”

蘇油趕緊還禮。

八娘說道:“今日過來,是有事情求妹妹。”

二十七娘說道:“嗯,事情我已經知道了,這不一早就準備好了,看,泥料都在這邊。”

三人過去一一檢視,蘇油翻看了半天,搖著小腦袋問道:“二十七娘,有一種泥料,不知道你們這裏用過沒有?”

二十七娘倒是挺訝異的:“你小小年紀,還懂陶泥?”

蘇油看著那些土黃色棕色和綠色的瓷罐,說道:“略懂。”

說完隨便取了一個挺大的鬥碗,用雙手抓著碗邊翻轉過來:“你這用的是本地的紅泥,陳化後做胚,幹後再施釉一次燒成的,泥料太粗了,不合治印用。”

二十七娘聽了後眉毛頓時豎了起來:“我們家的瓷器雖然不如幾大著名的窯口,可在川峽四路也是有口碑的,這泥我們精選的,東西都賣到大理去了,你人不大,口氣倒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