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瓷片

八娘雖然不懂這個,但是湊過頭去一看陶片,也知道端非凡品。

試燒出來的大部分瓷片,通體潔白,只有少量帶著淡淡的粉紅,那是雜質沒有除盡的關系。

這是一種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的瓷品!

當前一般的瓷器,除了鈞窯稍微好點,其余大多胎色灰暗,說明內部質地酥松,主要靠釉色裝點取勝。

而這一款瓷片,內部熔融的玻璃化效果絕佳,通體潔白如雪,晶瑩細密!

這樣的胎體就如同一張白紙,施加上不同的釉料,立刻就能得到各色精瓷。

蘇油卻挑剔無比,叫醒了傻子一般的二人,接著燒制後邊的兩爐。

然後和史大一起給所有的瓷片進行鑒定。

即使最差一級的瓷片,都能輕松在陶罐上劃出痕跡,這樣的堅硬度,別說陶器了,即使現有的所有瓷器中,都難有企及。

細如玉,堅勝鋼!

剩下的,就是在瓷片間相互比拼,再考慮到收縮比,粘性,加工難度,綜合起來,最後定出第一爐第十五號瓷片的配方作為胎體配方。

至於第三爐第三號瓷片配方,在高溫下呈現出完美的融釉,可以作為新型釉料的基礎配方。

蘇油對二十七娘笑道:“大家看,選料配料更加精準一些,加工手法更加細膩一些,實驗再科學一些,所得便會更加精良。”

二十七娘和史大不知道什麽是科學,但這並不妨礙他們點頭如搗蒜。

蘇油說道:“二十七娘,我和八娘的事情就完成了,印料的配方,我們選定第一爐第十二號。”

二十七娘一把拉住蘇油:“不準撒手!你必須把瓷器給我燒出來!”

蘇油說道:“現在這些就是實驗品,對付字印基本沒問題,可燒瓷不是一兩天的功夫,泥料不經過陳化,達不到最佳制瓷效果,你們是行家,應該清楚這些的。”

史大無比激動的對蘇油拱手道:“小少爺,就是說,這瓷還有提升空間?”

蘇油說道:“那是,而且可以提升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窯口保溫,比如進氣預加熱,這些方法可以提升爐溫……”

“比如酸洗,可以提純石英砂……”

“比如觀音土去雜質……”

“比如配方繼續細化調優……”

“比如用試紙精準測量酸堿度……”

“比如研發噴釉器,走和建窯相反的路子,讓釉層盡量變薄……”

一通話語,說得二十七娘和史大兩眼直冒圈圈。

蘇油心裏卻在暗自嘆氣,這玩意兒是歐洲在玻璃工業大發展後,自行研制出來的唯一瓷種,即便如此,其薄度也達不到中國影青瓷的程度,雖然也能透光,但是影青因為薄如蛋殼,所以在透光度上,能甩出它幾條大街。

它的好處在於,堅硬,白皙,呃,如果易量產算好處的話,還可以加上這一條。

要是地上有縫,二十七娘現在一定恨不得鉆進去。

看著蘇油一臉的淡然,遺憾,還有一絲絲不以為然的表情,二十七娘就知道,家族這座引以為傲的陶瓷坊,以及剛剛那些絕佳的瓷片,在他的心目中是什麽分量。

都說小孩子不會騙人,但正因為如此,讓人更加的受傷。

收拾好亂七八糟的心情,二十七娘輕嘆了一口氣,找來一個盒子,墊上細麻布,將所有瓷片編上號,一片片珍而重之地收納進去。

蘇油看到二十七娘失落的樣子:“二十七娘,你知道我說的都是實話。”

二十七娘說道:“我知道,看你這兩天所作的事情,我已經明白了。”

蘇油不由頓了頓,安慰道:“江卿世家,素來都是一體,我們慢慢來,一步步改進吧。”

二十七娘驚喜地擡頭:“真的?小油你答應幫我?”

蘇油無辜的道:“我本來就沒有說不幫你啊,不過事情千頭萬緒,一時理不出一個章程來,需要好好想想。時間嘛,估計三五年內能將工藝成型,以後的探索,那就是永無止境。”

“而且這也不是僅僅關系到制瓷,還涉及很多相關的加工工藝,制造技術,涉及很多很多的產品,產業。”

“技術怎麽來?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以研發技術,改造設備。因此我們只能一步步慢慢積累。”

“以商聚財,以財成技,以技扶產,以產營商,然後保持技術代差。湯盤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有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二十七娘對著蘇油輕輕一福,嘻嘻笑道:“小油真大丈夫也,但有所命,奴家莫敢不從。”

蘇油笑道:“那我們先把鹵牛肉吃了再說!”

鹵牛肉已經入味了,讓廚娘逆著肌肉紋理薄薄切成大片,一份就這樣吃,一份拿蒜汁芹菜碎花椒香油精鹽拌成涼拌,再添幾樣時令菜蔬,就是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