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仲先公

蘇油納悶:“這個沒道理啊?”

石通說道:“怎麽沒道理?名聲!道德名聲!這是仲先公傳下的一等一的家風!”

蘇油頓時恍然大悟,自己還是後世人的思維,在如今的大宋,一個好名聲的家族,那身價比萬貫家財千頃土地更有價值的。

石通一拍大腿:“說起仲先公,那當真是奇人妙人!眉山人家,多喜歡種紅嘴芋,不過那東西味道不怎麽好,人多不食的,只有仲先公每年都要收集好,蓋以河沙稻草存儲起來。”

“平日裏遇到豐年,還以稻易粟,因為粟比稻耐久存,可以存放多年。”

“後來有年大旱,仲先公便將平日裏存儲的紅嘴芋蒸熟後搬出來,擺放在宅子周圍,聽人自取,然後用粟米熬粥,周濟窮人。”

“之前所積的田土,也多數發賣出去,換成稻米,不但蘇家合族沒有饑餒之患,連旁鄰鄉裏都得以渡過難關。”

“師父你要是有心,可以打聽打聽,眉山城裏,可龍裏四裏八鄉,你蘇家是什麽口碑,只要你蘇家有事,一呼百應,風聞景從,那是起碼的!”

蘇油明白了,難怪嘴炮堂哥一篇題記炮打首富程家,之後依然平安無事,原因大致就在這裏了。

蘇家人在眉山所得的是人心,那才是真正的不好惹!

就聽石通言道:“仲先公的好人性,不光體現在災前,還在災後。後來有先前得地之人,手裏一時調錯不開,想將地賣回給蘇家。”

“仲先公好言相勸,說是置業不易,讓那買家不要辜負上天送與他的好機會,能熬便熬,不要輕易將好不容易到手的田土脫手,反過來借錢給他周轉。”

“你說說看,這是怎樣的心胸?”

蘇油點頭道:“仲先公的故事,我是知道一些的,不過沒有這麽細致,只知道是一個好脾氣的老頭。”

石通笑道:“哈,說起這個還真是!不管大人小孩,相遇於道,仲先公都讓道一旁,請別人先過,相熟的還會好言笑語聊上幾句,沒有不喜歡他的。”

蘇油拍手笑道:“他還喜歡騎驢,沒事兒喜歡騎著驢到處溜達,說起這個,好像驢跟我們蘇家關系還頗深,聽說程夫人便是夢到張果老後懷的子瞻。”

石通擺手道:“師父這是聽岔了,早年間的故事是這樣的,程夫人之前生了兩男,不過沒能留住。是明允先生夢到果老,然後在寺裏求子的時候,正好見到一張果老像,便請到家中供奉起來。果然很快就得了子瞻子由兄弟倆,無病無災長大。”

蘇油說道:“原來如此。”

石通一拍大腿:“對了,說起騎驢,仲先公還有一事,也能看出人品高古曠潔。”

“當年蘇家程家子弟同中進士,程家大排筵席,宴請世家周鄰,焚香接案,搞得異常隆重。”

“喜訊傳來,蘇老爺子正在騎驢溜達,路上遇到渙哥的信使,帶來了新官衣,蹼頭,官告文書等物事。”

“蘇老爺子就在路邊接了打開看過,隨意打發了信使,然後將東西丟入布囊,叫小廝背著,自己騎著驢,施施然地回家。”

“路上遇到賣酒肉的,順便也買了些,留了點邊走邊吃,剩下的一同丟進布囊裏。”

“程老爺子是好一陣子後才知道蘇家人也同中進士,趕緊趕往蘇家,結果在半路上遇到和一位老農一起喝得醉熏熏的蘇老爺子,氣得程老爺子大罵仲先公太不拿進士當回事兒,哈哈哈哈……眉山人便以此事論定蘇家和程家的高下,蘇程史石,這名次可不是亂編排的!”

“哈哈哈哈……”蘇油也不由得大笑起來“我家老頭,那都是超可愛的……”

兩人笑了一陣,石通正色道:“不過我從師父身上,倒是看到了仲先公的影子,都是放曠瀟灑,達義疏財。”

“之前幫我石家煉出雲鋼不說,來眉山短短時日,幫程家改良印刷術,幫史家改良陶瓷,聽說史家給出五百貫,說推就推了?”

“這份人品,當得我這措大的師父!來,弟子以蜜水代酒,孝敬師父一杯。”

蘇油今天很高興,對石通隨口言道:“這雲鋼你們已經制得了,準備如何用?”

石通說道:“那自然是打造兵刃了,一柄寶劍,當在五百貫以上。”

蘇油饒有興致地看著石通:“你們石家,當真不忌諱了?”

石通立馬反應過來:“哎喲!這是要命了!”

蘇油笑道:“所以嘛,不是朝廷許可,極品刀劍,最好別碰。”

石通苦著臉:“莫非制得如此精鋼,還要用來打造菜刀鏵鋤不成?”

蘇油說道:“那哪兒能呢?我就問你,大宋朝,文貴還是武貴?”

石通憤憤不平:“自打杯酒釋兵權,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我大宋歷來就是以文制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