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側跳

鋼材質量先不說,即便是有線切割的幫助,沒有實物參照,也根本做不到人家那樣的精度,連徒具其表都不行。

不過原理和圖紙倒是記了個精熟。

然後,幾個小年輕退而求其次,最後一步步退到了現在這把刀的結構上,才勉強做出了合格可靠的刀具。

見石通玩的不亦樂乎,蘇油笑道:“刀片還沒做處理,硬度不行,別玩壞了!”

將刀子接過,拆解開來,對石通說道:“要保持花紋不變形,就不能再鍛打了,這刀片夾在台鉗上,用銼加工。加工完畢後入爐,淬火,再精磨,酸洗出花紋,最後開刃。還有裝具別忘了,鋄銀雕花。”

想著自己和五金廠小年輕所受的那些挫折,蘇油又賊笑道:“明天我再給你一套圖紙,嘿嘿嘿,要是你能將那柄刀子加工出來,我再給你更好的設計,那才叫冠絕天下!”

回到房間裏,蘇油便撲到了圖紙上,開始了制圖。

機械原理,是專門研究機械中機構的結構和運動,以及機器的結構、受力、質量和運動的學科。

這一學科的主要組成部分為機構學和機械動力學。

研究內容主要是確定機器在已知力作用下的真實運動規律及其調節、摩擦力和機械效率、慣性力的平衡等問題。

高級折刀,尤其是直跳和側跳,其實是機械原理的精妙運用,涉及到的知識太多了。

同時這也很符合蘇油自己勾畫出的未來理論綱領之一——精細。

側跳折刀好辦一些,利用刀頭和背鎖的兩個斜面,形成了一定的冗余,即使今後有所磨損,兩個斜面也能夠自動繼續緊密契合,讓刀片固定不會晃動。

而直跳刀因為受工作原理所限,必須需要一定的活動空間供刀刃滑動,因此就會帶來一個巨大的缺陷。

即使是高價的奢侈品牌,也無法完全消除刀刃彈出鎖定後刀刃輕微晃動,只能通過極高的精度控制公差。

直到意大利著名直跳刀Deadlock橫空出世,世界上才有了第一款能夠完全消除刀刃晃動的精巧鎖定結構直出跳刀,是業界的重大突破和技術革新。

高級直跳刀具刀頭上設計了一個鐘表級精度的棘爪機械結構,使用兩根彈簧,刀子收起的時候,輕輕向刀柄頭部推動機關,彈簧產生彈力將刀刃彈出,需要收起的時候,向後推動機關,棘爪變向,彈力變成拉力,便能將刀刃收回,效果非常的神奇。

當年遭遇可恥失敗後,這幅圖紙蘇油便一直珍藏著不時取出來翻看,對人類的機械設計智慧佩服得五體投地。

現在,他準備用一周的時間將圖紙慢慢繪制出來,因為其中的各個部件,實在是太精巧了。

裏邊有小棘爪,小鋼珠,小卡簧,精巧的軸承,彈簧,完美的機械設計,動力結構,鎖定裝置……

千分尺出來之前,這柄跳刀,只能停留在圖紙上,不過足以成為石通這乖徒兒的終極目標。

想了想,難度自己都覺得實在太大,怕打擊到乖徒兒的信心,便又抽出一張圖紙,重新畫了一幅。

這幅就簡單多了,比今天研發的側跳還要簡單,只在刀頭上設計了一個更加精美的快開鰭,比第一代仿肥後守的快開鰭小巧了許多。

收起刀子的時候,只在刀柄頭上露出一個小小的突起,再加上背鎖,便是一把完美的折刀。

不過要實現拉風的功能——輕松單手推刀到位,或者瀟灑地甩出刀刃,就涉及到另一樣小機械,滾珠軸承。

即便軸承直徑到八毫米,滾珠小到零點五毫米,那也要用到十顆左右。

同樣,蘇油也沒有指望石通能夠制造出來如此精細的滾珠。

就算四大家族聯手,甚至加上自己研發的玉瓷,理論上四個杯子就能支撐起上萬斤東西,大大降低了材料的生產難度,也不一定能夠造出如此精細的陶瓷滾珠軸承。

不過這並不妨礙他畫圖,內環,外環,保持器,滾珠,完事兒,不要太簡單了。

畫完圖紙,拍拍手,睡覺!

早上起來,將圖紙帶去給石通,說道:“來來來,給你一個驚喜。”

石通抹著手快步走來:“師父來了,我也給師父看一個驚喜。”

說完獻寶一般將磨制好的一柄短刀呈獻上來。

這是帶鞘匕首樣式,其中刀柄是白色,上邊有交錯的細小紋理,刀柄尾端雕成了蓮花花苞的形制,柔美的刀柄曲線外浮雕著荷葉和葉莖,以及細膩的菱形水波紋,既增加了美觀,又增加了摩擦力。

“靠!象牙!”

刀鐔是昨天開發出來的黃銅打造,呈現為水波形狀,水草部分還有一些鏤空工藝,錯銀鑄造的一只展翅仙鶴,占了一半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