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档

魚多的原因,就是不好抓,衣服都那麽貴,漁網這樣的編織品,價格可想而知,還要有船。好些漁家都是幾代人相傳,才積累出來的家當。

不過蘇油的抓魚方法,就非常巧妙了,蘆葦管被水泡後變得柔軟,處於崩斷的臨界狀態,魚兒一吞便在喉嚨處被壓斷,竹卡彈直將魚卡住,穩當非常。

收了幾條,蘇油開始讓大孩子嘗試,一人試著收魚,一人試著收線,他在一邊輕聲指導。

收完一根,換下一組,收另一根。

天已經大亮了,兩組人才將魚收完。

撐著竹筏往岸邊劃,老三張散甩著胳膊:“我的手怎麽這麽酸?”

蘇油覺得奇怪:“我的也是。”

停好竹筏,幾個大孩子跳下水,準備將魚簍往岸上擡。

張散一拎魚簍:“我的天!這裏邊有多少魚?我怎麽拎不起來。”

接著又跳下去幾個孩子,大喊:“我們來我們來!”

蘇油趕緊制止:“別別別,這魚簍不結實,別擡漏了就白辛苦一場了,去兩個人,取繩子,竹片,我們就這樣先把簍子底部加固一下。”

說完又道:“大家不要急,反正魚都在簍子裏了,早看晚看都一樣的!”

很快繩子和竹片都拿來了,蘇油跳進水裏,用竹片墊在下方,用繩子繞著魚簍兩邊各纏了幾股,固定好。

四個大魚簍子,蘇油加固一個,張散他們就擡上岸一個,大魚在簍子裏嘩啦嘩啦直跳,濺得他們滿頭滿臉都是水。

所有的孩子都被驚動了,連拴住的鐵沙組都跑了過來:“我的天爺!怎麽弄了這麽多大魚?!龍王爺顯靈了?”

蘇油讓孩子們都看過,感受到豐收的喜悅之後,這才說道:“三哥,將魚簍重新綁到竹筏上,四哥,將幾個大木盆擡過來,雜務組的人幫助小七哥做蜂窩煤,漁業組的回去,將魚卡在林子裏牽起來,按昨天的方法安葦管,填餌料,下午我們回來還要再放魚卡,小妹敢不敢坐筏子?敢的話我們賣魚去!”

小妹拍著手:“賣魚去嘍!我們要賣魚去嘍!”

碼頭上人來人往,正是客商們上岸談生意的時候。

張散劉嗣蘇小妹加上蘇油,面前各自有一個大盆,裏邊是清水,每個盆子裏都遊著好幾條大魚。

魚不稀奇,小孩子一下搞這麽多魚就稀奇了,碼頭上的人都圍了過來,議論紛紛。

一個大娘就說道:“你們是土地廟的孩子吧?可憐見的,在哪兒弄了這麽多魚啊?”

蘇小妹很驕傲:“是小油哥哥帶著我們抓的。”

那大娘說道:“蘇小少爺吧?哪呢哪呢?快給大娘瞅瞅。”

蘇油正蹲著從魚簍裏邊往盆子裏抓魚呢,這時只好站起來:“小子蘇油,見過大娘。”

大娘就對旁邊的另一位大娘說道:“看看,這就是我昨日跟你說過那孩子。能和小天師坐而論道的,翹腳牛肉,鹵下水,都是他弄出來的方子,這還真是無所不能了。”

另一位大娘上下打量:“孩子你多大了?”

蘇油笑道:“快六歲了,大娘,這魚新打上來的,你看我這身水,就是給魚掃的,多新鮮!”

那大娘問道:“你們這魚怎麽賣?”

蘇油說道:“看大娘你買哪種,鯰魚,黔魚,要貴一些,我們按六十文一斤算;至於鯉魚,草魚,就便宜點,四十五文一斤。”

那大娘說道:“其實價錢倒是公道,就是魚是我苦手,不太好做。”

蘇油將一個蓋著紗布的盆子揭開,裏面一半是金黃色的酸菜,一半是泡姜,說道:“大娘,你要買我們的魚,我們就送你兩種調味料,一把酸菜,一塊泡姜,保證做出來美味,不信你聞聞,和別家的做法不一樣的。”

大娘聽說酸菜二字,剛要捂鼻子,就聞到一股酸香傳過來,這姜菜和平時所見大為不同,金燦燦的怎麽看怎麽討喜。

接過盆子一聞,酸香味道更佳濃郁,拿手指戳了戳:“呀,你們做的酸菜,怎麽還能這麽硬?我們家的都糟爛了。”

蘇油對大娘說道:“您可以撕一條嘗嘗。”

旁邊的大娘撕了一條,揪成兩半,一根給了自己,一根喂進端著盆子的大娘嘴裏。

然後兩個大娘對視一眼,相互點頭,又脆又酸爽,當真是不錯!

蘇油笑道指指天上:“這是內中的法子,當年我家先祖味道公從唐宮裏討出來的,可以完全去除魚腥,只剩肥美。大娘你根本不用怕做魚。只要油給厚一點,然後用我們的酸菜泡姜切碎熗鍋,熬湯燒出來的魚,你老公指定贊不絕口!”

第一個大娘就說道:“這個我信,我就沒吃過這麽脆爽酸香的酸菜!而且蘇小少爺整治的吃食,當是眉山一絕!那我們各來一條,就要鯰魚,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