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打臉

這也是皇帝變相地為自己的任性向士大夫認錯,因此才得到一路綠燈批準,否則的話,想都別想。

蘇油一下子覺得這老頭好高大上,趕緊再次施禮:“世伯此番經歷,堪稱殊遇了。”

老頭再次嘆息:“相比此般殊遇,以我本心,其實更願再戰科場。只是聖主隆恩,無法辜負罷了。”

說完拍了拍蘇油的肩膀:“教訓啊,後生小子,牢記吧……”

蘇油目瞪口呆,我這裏羨慕得口水都下來了,你的意思是還不滿意?士大夫要不要這麽矯情?!

卻見幾個老頭也跟著點頭嘆氣,深以為然,可見如今的世人對正牌進士出身是多麽推重。

接著程文應給蘇油介紹另一位,青神縣過來的,姓杜。

這個蘇油總算不是睜眼瞎了,青神江卿,陳、杜、楊、程,難怪程文應熟悉,躬身作揖:“晚生末學,見過詩聖後人。”

唐代大詩人杜甫因避戰亂流落劍南,居成都西鄰;下江陵時留二子守成都籍,楊子琳之亂時,後人又避患奔眉,去世後埋葬在青神,這一支子孫遂為青神人。

杜家後來出了杜敏求,杜莘老;陳家後來出了陳希亮,陳慥;楊家出了楊泰之,楊棟,楊汝明,楊大全。都是青神江卿中了不起一時的人物。

這位就是杜敏求的父親,乃隱士高人,歷史上並不見名姓,這時候呵呵笑道:“大小蘇如今就學青神,時常來拜會老夫,文采那是沒得說的。明潤詩文也不錯,真是家學淵源。”

說罷搖頭:“我家那小子七歲能詩,老夫已經慰藉得不行,結果你比他還小一歲,難得,當真難得。”

趙旭說道:“相比自述之詩,其實告祖之文更是值得稱道。沒有成年人矯直枉飾那一套,反而讓人眼前一亮。明潤你須記住,文以載道言為心聲,可不要隨年紀增長而流於陳俗。”

蘇油趕緊躬身:“小子一定牢記前輩教誨。”

又被好好教育了一番,蘇油才得空抽身。

縣令和稅丞在一邊小桌上,身前是一大摞文書,兩人的喜色怎麽都掩飾不住。

不過蘇油現在沒時間去了解具體數字,另一邊窗口那裏一大一小倆女生嘴上都快可以掛油瓶了。

石薇見到蘇油過來:“小油哥哥,這裏好無聊啊。”

蘇油趕緊點頭:“是是是,現在事情差不多了,我們去逛蠶市吧!”

三人從曙遠樓出來,薛忠也趕緊跟了上來。

蘇油訝異道:“薛大哥,你還有事?”

薛忠說道:“蠶市擁擠,我跟著少爺和小娘子們吧。”

蘇油看了看身周不遠處幾個穿著漢服的黑小廝,這是他的惡趣味,將便衣保鏢的概念告訴了阿囤彌,阿囤彌還當真了。

但是薛忠也是一番盛情,於是笑道:“說得也是,那就麻煩薛大哥了。”

碼頭現在成了一個大集市,攤位和攤位之間挨得很密,商品非常多。

城門處是賣鮮花的人家,周圍農戶將自家的紅梅,臘梅花枝剪下來,紮成小捆發賣,生意極好。

還有水仙,也非常受歡迎。

看到水仙蘇油想吟詩,想想大多都是宋人作品,還沒問世,只好忍了。

抄襲別人的詩詞當做自己的作品,這樣的事情他是不幹的。

蠶市外圍主要是農具,種子,蠶種,越往裏走,商品越貴。

蘇油買了一籃雜果,有甜橘,去皮甘蔗,削好的荸薺,先把女生的嘴哄了,然後一路邊吃邊看。

沒走多遠,薛忠兩手就已經堆滿了東西,農家婦人織繡的女紅小件阿囤彌非常喜歡,裙帕,香囊,袖領裝飾之類,看著就想買。

還有就是一些欺哄小孩子的玩意兒,泥老虎,彩紙風車,紙燈籠,竹節小蛇。

給二女買了兩支絨花戴上,蘇油又買了幾塊糯米糕,說道:“姐姐我們逛逛就挺好,買太多了薛忠沒法拿……”

阿囤彌對竹器攤子上一個竹編背簍很滿意:“看看這竹絲多細!買個背簍給這大哥背上,就解決問題了!”

薛忠:“……”

蘇油將薛忠拉過來,低聲說道:“這是二林部的在藜將軍,她們那裏盛產銅器……”

薛忠拋下蘇油兩步趕到阿囤彌身邊對竹器老板說道:“再給我來一副挑子!”

藥市的稀奇很多,不少中藥材蘇油不認識,倒是石薇能如數家珍。

待得問明一個藥叫附子後,蘇油覺得自己又可以顯擺了:“這東西需要去除毒性之後才能使用,你們知道嗎?”

那藥商反手就打臉:“這位小爺說得極是,晉代《肘後》,祖宗便留有炒碳法。劉宋之時,《雷公》則用東流水並黑豆浸泡。至唐,《千金》有蜜塗炙法、《理傷》則是紙裹煨法。傳至今日,還有水浸、姜煮、姜汁淬、醋浸、燒灰存性、黃連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