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書生

一段《平南記》說結,娃子們齊聲喊好,小臉興奮得通紅,小巴掌鼓得嘩嘩的。

讓娃子們散了,蘇油對蘇軾言道:“子瞻回來了?青神可好?”

蘇軾笑著對蘇油拱手:“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小幺叔此語,可謂深得《孫子》三味。”

蘇油一愣,這說法現在還沒有嘛?只好顧左右而言它:“聽聞中巖書院,有芬馥之花,可比飛鳳;有清凈之池,堪喚遊魚;有窈窕之女,足奉君子……”

蘇軾一把將他嘴捂住:“小幺叔年紀不大,倒耍得一口戲嘴!你與石家小娘一水相望,兩小無猜,我說什麽了?要不要來篇長賦傳揚傳揚?”

蘇油吚吚嗚嗚說不出話來,只好拱手討饒,然後又豎起大拇指。

文豪就是文豪,一水相望,兩小無猜。這句我喜歡!

叔侄倆沒大沒小鬧了半天,這才重新敘話。

蘇軾言道:“剛剛那什麽……定場詩,是明潤新作?”

蘇油言道:“實在慚愧,聽聞東南掃平,心中興奮。當夜就忍不住寫了幾句。”

蘇軾搖頭道:“謝陸是挽國之功,明潤誇飾太過了!只怕朝堂諸公,不這麽認為。”

蘇油說道:“國朝久敗,難得一勝提振人心,縱然官家另有深意,誇人嘛,不妨狠點。官家都不怕,將狄漢臣推到樞相之位,我怕啥?”

蘇軾說道:“明潤慎言!官家此舉,未免操之過急了。”

“狄漢臣雖乃龐相公一力舉薦專任。然大勝之後,官家議欲為樞密時,龐公卻又力阻。”

“龐相公說,昔太祖時,慕容延釗將兵,一舉得荊南、湖南之地方數千裏,兵不血刃,不過遷官加爵邑,錫金帛,不用為樞密使。”

“曹彬平江南,禽李煜,欲求使相,太祖不與,曰:‘今西有汾晉,北有幽薊;汝為使相,那肯復為朕死戰邪!’賜錢二十萬貫而已。”

“龐相公的意思,謂祖宗重名器如山嶽,輕金帛如糞壤。官家應該效仿太祖之舉,重賞青金帛坊第,獎掖子弟即可。”

蘇油搖頭:“彼一時也,此一時也。太祖之時,四方征伐,掠地千裏,尋常事耳。方今國家軍事,豈是當日可比?當時的輕勛,今日已是大功。而樞密之任,今日彼時,其重又豈可等觀?”

“史上每國家多事之秋,必是武臣得志之時。危亂之際還要自廢武功,這就如同諱疾而忌醫,是怕自己死得不夠快?”

“所以啊,朝廷終是待武人太薄。同殿為臣,何必憚之如寇仇?軍需交給文官,武臣管軍不管政,使之不能軍政一體,成為唐末藩鎮,這就可以了。制衡和打壓,這是兩個概念!”

蘇軾繼續搖頭:“明潤,莫把天下事看得忒輕易!”

蘇油摸著下巴:“其實還有一條路子。”

蘇軾問道:“什麽路子?”

蘇油說道:“不信任武人,就從文人中,培育武略之輩!”

蘇軾問道:“慶歷年間,韓範的路子?”

蘇油砸了砸嘴:“為帥者,需識天文,斷地理,明氣候,料人心,察機間,知彼此。韓範二相公,守成還行,攻取之時,還是有些力道不足……”

蘇軾驚訝道:“此二君尚且不足,我輩那當是如何?”

蘇油點著下巴,看著土地廟外邊的玻璃江:“二林部周圍部落窮多,其實倒是個習兵事的好地方。終有一日,還是得去看看……”

蘇軾斷然制止:“你敢!看八公不打斷你的腿!”

蘇油笑道:“現在當然還不能去,不過以後利益推動,總有他們請我去的那一天,等著瞧吧!”

蘇軾揮揮手:“你倒是自信,知道我來叫你幹什麽嗎?”

蘇油笑道:“是不是嫂子叫你過來找我?”

蘇軾也笑了:“就你現在這樣子,整個一鄉野牧童。還敢大言炎炎妄議時政,去學宮只有被啪啪啪打戒尺的份!衣服書箱我娘都給你準備好了,走吧。”

和大家告辭,蘇油和蘇軾來到紗縠行,程夫人和八娘都在。

八娘見到蘇油便笑道:“哎喲,幾月不見,小幺叔又變回小頑童了!”

蘇油先跟程夫人打招呼拱手:“蘇油見過嫂嫂,你也不來可龍裏看看我,讓明潤想得慌。”

程夫人笑道:“可怨不著嫂嫂,茶市之後,染織坊裏每日進料,印染,都忙成什麽樣了!說到底還不是你搞起來的事體?”

蘇油趕緊擺手:“這是姻伯和史世伯,還有石老,大石頭他們搞起來的,跟我沒幹系。”

程夫人飛了他一眼:“愈加油滑,還知道遮掩了。”

蘇油還想分辨,程夫人揮手:“快去將新衣服新書袋換上,出來讓嫂嫂看看。”

八娘小道:“我去幫忙!小幺叔在這上頭,怕是有些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