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鉑金

小河沿江都是梅樹,此刻花時已過,不過沿路人家,家家的薔薇,迎春,開得爭奇鬥艷,堆疊在河邊,那叫一個花團錦簇。

這裏是郊區,除了零星的散田散戶,大部分都是農莊,還有有錢人消夏的別業,田園風光和豪門氣派結合到一起,倒也頗有可觀。

薛忠介紹道:“這就是著名的浣花溪了。”

蘇油恍然大悟:“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詩聖誠不我欺……”

沿浣花溪一路前行,小河逐漸變窄,船貼著岸走,花樹直逼船頭,景致愈加優美。

岸邊不少踏青的油壁車停放著,好些人家隨意找一處景致優美處,搭上碧紗圍,賞景冷餐。

女孩子不少,臨江一面又沒有隔帳,不少少女手裏拿著羅扇或者絹帕擋住臉,只露出眼睛,好奇地打量著船頭上的小孩。

小孩也好奇地看著花樹下的仕女嬌態:“嘖嘖嘖……到底我們誰才是風景啊……”

溪流拐到成都城西南面,這裏就是道家據點——青羊肆了。

青羊肆外是送仙橋,相傳當年尹喜在此重遇化作牧羊童的老子,被點化成仙。

船終於在送仙橋畔停下了,不知從哪裏跳下來一只白猿,一下落到蘇油的背上。

“哎喲!”蘇油嚇了一跳,將白猿抓過來抱在胳膊裏,擡眼望橋上看去,就見橋欄空隙裏,一對烏溜溜的眼珠正在往外瞧。

蘇油笑道:“薇兒!看見你了!”

一個小腦袋從橋上冒出來:“小油哥哥!”

接著另一個腦袋也冒了出來:“哎喲累死我了,我堂堂天師,竟然被一個小姑娘抓著跟你在這裏玩躲貓貓!”

蘇油笑道:“哈哈哈張大哥!可是好久不見了!”

薛忠低身匍匐:“善民拜見教首,拜見栩衛仙卿。”

張象中點頭:“起來吧,薛忠不錯,這一路也辛苦了。”

薛忠頭都不敢擡:“這是善民分所當為。”

張象中對蘇油招手:“賢弟上來吧,我們去觀內說話。”

整個城西南到正西,玉局觀到青羊觀之間的這一片,也就是青羊肆,都是天師道的產業。

跟五台山文殊院,汴京大相國寺一樣,周邊都是一個大市鎮,整個市鎮都是宗教產業,可見大宋的和尚道士們,全都富得流油。

這也是除皇室勛貴之外大宋最富裕的一個群體,也是國家嚴控度牒,到後來一張度牒價值千貫的原因。

玉局觀在城西南一裏,如果說青羊觀是辦公場所,那玉局觀就是天師私邸。

種種神異。

不過這個觀點是雙方的,玉局觀裏的人,比如等在門口的那位白胡子公公,就覺得剛到門口的這位才是妖孽。

張象中笑著給蘇油介紹:“這位是我家長輩,外人少有得知,你就叫他元德公吧,元德公,這位就是蘇油蘇明潤。”

元德公笑道:“小油哥哥大名,薇兒可是念得我老耳朵長繭子了,你送我的那柄劍太合手了,老道都因之再起遊歷之心,今冬跑了一趟青城山,多謝多謝。”

蘇油眼睛都瞪圓了,非得有好劍才能遊歷?老頭你年輕時怕也是好勇鬥狠之輩,可別把我家薇兒帶歪了喲……

進得門來,蘇油就發現玉局觀庭院一角,有一個鐵門封鎖的地洞。

蘇油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這玩意兒看著太眼熟了,無數孩童的屍骨和那條大蛇,到現在都時不時地出現在自己夢境當中。

張象中以為蘇油對這個洞感興趣,介紹道:“此處相傳乃老君傳道之地。漢末之時,我家先祖隨老君四處雲遊,最後來到此處。老君說此處適合傳道,乃席地而坐,地上竟緩緩冒出一張玉床。”

“老君端坐玉床,為先祖講說《南北鬥經》。講經結束,老君拈須仙去,此處竟然塌陷成一處石洞,玉局二字,因此得名。”

“有此靈異,所以自唐時此處便成為第一大觀。”

“高駢任西川節度使時,曾想一探此洞究竟。便讓人用繩子拴在犯人的腰上,帶上幹糧放入洞中。”

“繩子不斷接續,一直放了兩個月時間,最後犯人竟出現在青城山洞天觀門前。”

“哈?”蘇油覺得太不可思議了,這洞居然能通道青城山?墳頭上撒花椒,麻鬼呢!

張象中了解這弟弟的脾氣,知道他不會相信,笑道:“聽我講完,犯人回來報告說,洞裏一片漆黑,有沙石有水有毒蛇,還有條大蟒。”

“後來就有了種種傳聞,說玉局內有蟠龍棲息,龍身長八丈,頭噴泉湧,而這洞也可通往大海……”

“此觀一直得朝廷看重,從中唐一直到如今,都是我天師道掌管,後蜀主孟知祥還下詔整修玉局觀,並在此設道場。玉局觀如今的格局,大體還是後蜀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