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因此這個只能算一道禮儀手續,之後繼續進行。

取了字,龍昌期請求告退。蘇洵則婉言慰留,龍昌期答應,至更衣處等候。

之後,蘇洵領著蘇油去祠堂,蘇洵立於祠堂香桌之前,告辭曰:“蘇家子油,今日冠畢,敢見。”

蘇油進立於兩階間,再拜。

拜完祖宗,就該拜父母了,父母不在,就告神位。

蘇油的父母神位在堂中面向南而設,諸叔父兄在東序,諸叔父面向南,諸兄面向西;諸婦女在西序,諸叔母姑面向南,諸姊嫂面向東。

蘇油面向北向父母行拜禮,蘇洵代為扶起。

然後再代蘇油父母,領蘇油到其八公房室拜之。

八公穿著新衣服,由蘇小妹和石薇陪著。

倆妹崽透著窗戶觀看,然後嘰嘰喳喳跟八公匯報進程。

石薇就說小油哥哥現在在幹啥了,龍山長又在幹啥了。蘇小妹則在一旁講解這是哪一步,還有哪幾步。

蘇油進來,對著八公跪下,恭恭敬敬叩了三次:“八公,蘇油頑劣,九年來蒙八公慈育,乃得成人。世間恩情,莫大於斯。今日蘇油長大,從今以後,便該由我和薇兒來照顧你了。”

八公將蘇油扶起來,抖著嘴唇想說話:“你這孩子,說這些幹啥,快去……先去把禮兒走完。啊?”

蘇油點頭:“八公,你再稍坐,我一會兒就來陪你。”

八公揮手:“快去快去,別勞客人久等。”

蘇油回到東西序,向每列親友再拜,親友皆答拜。

儀式接近尾聲,接下來就是禮賓。

蘇洵持酒,禮敬龍昌期和唐淹。

然後奉上鹿皮,幣,帛酬,拜謝。

之後蘇油便出見於鄉先生及父輩執友,對程文應,史洞修,石富,石寬,張恕等人行拜禮。

眾人答拜,免不了又有一番交代。

蘇油則恭敬答應,然後再行拜禮,不過這次老程老史他們不用再答拜了。

到了這時,蘇油的冠禮終於結束了,難得人到得如此之齊,那接下來就是一場宴會。

八公被接出來坐了上席上首,周圍一圈文人圍著,再次坐蠟。

好在文人們對桌上菜色,席間美酒多有評贊,因此八公還可以介紹介紹菜品,說說酒經,總算是有話聊。

蘇油則被蘇軾領著,去各桌輪流敬酒。

讓蘇油郁悶的是,酒桌上大家又不認他是大人了——永春露是不可能永春露的,小孩子家家喝什麽酒,只能用醪糟水相代。

冠禮之後,蘇油同土地廟孩子們認真玩耍放松了幾天,便開始考察眉山的諸多產業。

最讓他高興的是,他發明的那些東西,如今被眉山工坊用到了方方面面——沒有人是傻子。

比如酒坊,就用上了黃銅細管和水龍頭。

比如絲綿染料,就用上了酒精萃取。

比如書籍,用上了帶彈簧的紮孔機。

比如瓷器,開始嘗試琉璃色料繪制圖案。

眉山型帆船,運力大,速度快,結構牢靠,操作簡單,得到了世家的一致好評。

江灘碼頭上,又架上了四艘龍骨,這次體量更大,桅數達到五支,前三角帆四張,共計九帆。

所有參數正式采用眉山度量衡,長度達到了三十八米,正常操舟乘員十二人,載重五百噸!

所有這些,蘇油並沒有插手,最多提醒一句,剩下的便有人去摸索,並且將之運用到了生產當中。

蘇油看著大船龍骨膽戰心驚:“姻伯,悠著點吧,夔門天下險,這樣的大船,在夔門以下建造更加妥當……”

程文應笑道:“那一段又不靠大帆,只用前帆加纖繩,慢慢摸過去,等過了夔門,便可以直下江陵,兩浙……那邊的蠶絲,鹿皮,糧食,賊便宜!”

說完將腳擡起來:“看,現在都流行鹿皮鞋了!”

靠,蘇油都看呆了,這竟然是一雙類似後世懶人鞋樣式的皮鞋,還是磨砂皮的。

“什麽底?”對鞋面不關心,震驚過後,蘇油只想知道眉山工匠如何解決鞋底的問題。

然而他再次失望了,不是橡膠,而是皮革,但是鞋底用的皮革很厚,蘇油一看就明白:“你們用我的壓榨機弄出來的!”

程文應呵呵笑道:“光榨油多浪費,用膠水加皮革,多層壓榨膠合,再用線加固,想要多厚都成。這樣的鞋底受歡迎得很,八娘想出來的,厲害吧?”

蘇油撇著嘴:“不能防水的鞋底都是耍流氓。”

程文應為自家孫媳抱不平:“誰說的不防水?壓鞋底的皮子浸飽了桐油漆料,又經過壓制,密實得很,鞋邊也有漆料封縫,只要不是從早到晚泡在水裏,對付點小水溝小水坑,那就沒一點問題。”

蘇油這回高興了:“給我來幾雙!我還可以帶去成都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