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愈

文彥博知道皇帝的神童癖又要發作,趕緊一把堵死,厲聲說道:“陛下,天下尚且多事,不宜只關注區區一個孩童!”

“哦。”趙禎只好悻悻地收起好奇:“我就隨便問問……那禦史所言趙轉運私養弓手,不對,弩手,是怎麽回事?”

張方平出列:“陛下,此舉乃臣於益州所行。”

趙禎道:“張卿講來。”

張方平道:“西南夷有二林部,其鬼主阿囤赤尊,乃我朝敕封的撫遠大將軍。”

“宜州金沙江對岸沙麻部,祭人牲,殺非罪,二林部討伐之。此乃西南夷內事,朝廷一向是不願生事而聽任之的。”

“然沙麻部地域不小,此地無主之後,臣思為牽制之計,因發流民往墾,於今已然見效,得田不下萬畝。”

“因地雜蠻夷,加之四路軍力不堪,因此集鄉間善力者為弓手,合六百人,以拱衛屯田之民。”

趙禎點頭:“那這次瀘州之事,又是何因?”

樞密使賈昌朝出列:“陛下,此次淯井之事,乃因鹽鹵枯減,產鹽不足所致。周邊部族,多有仰淯鹽為生者,求鹽不得,因生不滿,於是便圍了淯井。”

“所幸趙轉運使應對及時,遣二林部眾,及沿邊弓手往震懾之,然後調運陵鹽,解了此患。”

“此次處理瀘州事務,夷人得見大宋公平,由是心懷感激。龍山部酋首自認罪罰,將自己枷鎖之後,於部眾之前凍跪三日。”

“之後眾夷人相約為盟——後有侵略商途,民田,鹽井者,諸部共擊之!並願納土,絕供奉,行稅賦,效大宋編戶齊民。”

趙禎開心得都要飄起來了,剛要為自己恩德廣布夷人感服而用謙虛的方式自誇兩句,轉眼又被賈昌朝潑了一瓢冷水——“然中樞以為事未詳熟,僅褒獎其心而已,未納其議。”

趙禎偷偷翻白眼,你們這幫子文臣,就是不願意讓我開心一次。

禦史不依不饒:“陛下,臣所彈劾者,乃鄉弓手得持強弩,非制度所宜!”

賈昌朝躬身答道:“陛下,北虜善弓,南蠻善弩,此乃天性。這批弩,不是大宋武庫中的,更非沿邊弓手所有。此乃二林部自有的兵器,平常出借給漢民,用於訓練巡邏而已。”

趙禎覺得匪夷所思:“西南夷人,借自己的兵器與漢民?他們的關系都這麽好了?”

賈昌朝答道:“二林部撫遠大將軍,崇慕大宋已久,在其轄內聘教師,興學校,收求經典,讓夷人習漢字漢語。還遣其幼子於眉山學宮就讀。”

歐陽修說道:“陛下言辭宜謹慎。夷人有中國之心,願意奉華夏綱憲,章典,禮儀,制度,則宜招誘鼓勵,使入中國!不當以二心待之!”

趙禎說道:“呃,愛卿說的是,羈縻州百姓,當然也是我子民。那這說了半天,就是——其實也沒啥事兒?”

大臣們很尷尬,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該怎麽接。

趙禎畢竟仁慈,還主動給大臣們遞台階:“禦史言官,位卑而責重,風聞奏事,乃祖宗制度。縱然所奏有差,也不怪你們。以後還要像今天這般,多所諫言。”

“今日你們彈劾的這三件事,讓我心裏非常高興。事情搞清楚了,知道讀書人孝順,士紳寬慈,官員勤政,夷人知禮。這就很好。”

“下來中樞擬定章程,如二林部阿囤赤尊這樣的酋長,知行大宋法度,敢為朝廷解憂,那就理當升賞。”

“眉山江卿,體國公忠。既然有此仁育之心,這話我就不吝再說一次!”

“大小蘇嘛,南曹先把他們的档案擱置起來吧,暫時不用處理。等到他們伺候好了母親,再回來給我試判做官便是,不用急在一時。蜀地士子,出來趕考便是兩個月的路程,不容易……”

“至於章家那孩子,我是盼著他再考。要是真有才學,朝廷何愁無他施展之地?”

“年輕人有這份不甘人後的朝銳之氣,我看也不見得是壞事兒。諸公,但容忍後輩一二如何?”

眾人一起躬身:“陛下聖明!吾等謹尊聖命!”

……

紗縠行蘇家大門,被咚的一聲撞開了。

蘇洵面容更加瘦削,見到正被蘇油扶著在花園裏散布的程夫人,不由得嘴唇顫抖:“夫人,夫人你還健在……蒼天有眼……”

程夫人責怪地看了蘇油一眼:“你沒有把我好轉的消息告訴你堂哥?”

蘇油是故意的,他知道蘇洵對程夫人的感情深厚,可是這堂哥喜歡老不著家在外面瞎跑,這就是依仗著程夫人不與他計較這些,還一味的縱容,被慣得如同一個孩子一般。

這一次便是給堂哥一個教訓,讓他懂得珍惜眼前人。

蘇洵這次是真的嚇壞了,這個家要是沒了程夫人,實在是不敢想象會變成什麽樣子。